除“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些诗句也同样美
(2020-03-02 22:02:09)
人民日报
【人民微评:现在不是争论表达问题的时候】
疫情来势汹汹,爱心如川汇海。近日,从大街小巷的“硬核标语”,到高音喇叭中方言播报的“三句半”;从网络上媒体中铺天盖地的“武汉加油”,到海外援助物资上悄然写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各种方式的表达,共同汇聚战“疫”的力量。文辞表达各异,但心意相通,目标也相同。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释放的情怀和善意,应该记在心里;“武汉加油”“湖北加油”的呐喊,同样会给困顿中的人们带来无穷力量。疫情就是命令,战“疫”也是战役。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在不是争论表达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各方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一起应对疫情、一起打败疫魔,一起迎来春暖花开。
疫情当前,怎么火了一句唐诗?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光明网评论员
这两天,有一句唐诗在网络上火了。2月9日,日本舞鹤市医疗支援物资抵达大连机场,包装箱上印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句诗。曝光后,这句诗迅速传播,掀起讨论无数。而在此之前,日本援助物资上写着的其他几句话,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也都贡献了不少热点。疫情紧张的当下,火了一句唐诗,也是意料之外。究其原因,所谓“日本对传统文化较为重视”云云,不只是如此。这个句子,从来也未曾消失,在中国、日本多少唐诗选本里就有,随手可得。这句诗之所以吸引眼球,毋宁说,是因为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出自唐诗,多少人从小耳濡目染;陌生,是因为在疫情当前,多少口号被冠以“硬核”的标签,被广泛传播乃至津津乐道,这种典雅的表达太另类了。试想一下,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看了多少诸如“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带病回村,不孝子孙”这类口号标语,出现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何不让人心旌摇荡,如何能不火?这并不是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一定比“武汉加油”高级,后者的简洁明快、易背好懂,可以在短时间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只是一句唐诗,让不少人在铺天盖地的所谓“硬核”的口号中,看到了一种文明感。这种文明感,在乎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诗终究是诗,标语也终究是标语,只是背后的思维模式与文明感,更发人深省。这种文明感,是对法治的信仰,与同胞的共情,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文明是精致的,不能在防疫的旗号下,对复杂的社会活动以“一刀切”的办法粗糙应付。文明就有它的体面。就像在刻不容缓的援助中,并不妨碍写上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事态紧急,但善意、体谅、同情也不是就无处安放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句唐诗,日本人使用,中国人理解。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哪怕是千年之前句子,不同国度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都与之共鸣。可见,美好的事物自有它的韧性与穿透力,在疫情仍在持续之际,我们一定不能放松文明社会必须坚持的价值。
这些文字,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样美
来源:央视网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几天,你是不是也被这几句话刷屏了?被疫情搅得有些恍惚的我们,这才发现:汉语原来这么美,又这么有力量。“武汉加油”铮铮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励;“风月同天”优美隽永,是最贴心的共情。文字之美,美在真诚,美在走心,所以——“加油”很好,“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同样甚好。感谢日本、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土耳其等多个国家的支援,谢谢你们的物资援助,也谢谢你们温暖的话语。2020年开头虽然有点难,但是在患难中,我们也见证友谊,遇见感动。
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珍重待春风”表示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出自《九九消寒图》。
同情相成,日亲日近。
“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害关系一致的人互相帮助把事情办好,出自周·姜尚《六韬·武韬·发启》。“日亲日近”指经常在一起就越来越亲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出自唐朝张祜《破阵乐·秋风四面足风沙》,别怕路途遥远,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胜利就在前方。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出自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句流露出对春天清光丽景的期盼。这何尝不是我们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呢?立春已过,用不了多久,武汉的樱花就要开了。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出自南宋诗人陈刚中《阳关词》,意指五湖四海都是兄弟,无论在何处相逢都该亲密,并不一定非要是以前的朋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意思是:只要彼此互相了解、感情深厚,便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出自《吕氏春秋》,意思是:大家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当下,全国勠力同心,共同努力,便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出自唐玄宗李隆基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朝李白《行路难》,意思是:尽管现在前方困难重重,但早晚我们会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对于疫情,我们也抱有同样的信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写给友人白居易的,也作共勉。人事全非,但诗人向前一步,打开了一番敞亮的光景: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读罢振奋。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你将木桃赠予我,我拿美玉作为回报。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长久交好。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出自唐朝张九龄《答陆澧》,意思是:虽然山路崎岖遥远,纵使大雪厚积,也要前往拜访。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许多这样“不辞山路远”的情谊。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出自唐朝白居易《夜雨》,意思是:我所想的人与我相隔,我日日思念,我所感的事让我愁肠百结,我夜夜思量。疫情之下的大多数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