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均线四】如何真正理解、使用均线系统?

(2016-07-28 21:40:03)
标签:

炒股

均线

均线炒股

炒股秘籍

炒股心得

分类: 股票技术心得

【均线四】如何真正理解、使用均线系统?

1.      怎样理解短、中、长期均线所反映的本质情况?如何判断不同周期均线强弱?

2.      怎样通过均线变化判断持仓变化?

3.      如何解决均线滞后的问题(别说这个没法解决,要真没办法我就不问了)?

 

均线,如何定义?先来段百度百科的内容: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突出两个重点——显示历史、反映未来。另加一个关键点——表述现在。

[A回答者]下面我依次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怎样理解短、中、长期均线所反映的本质情况?如何判断不同周期均线强弱?

同周期图表上,依照所截取计算的时间段长短而分为短中长期均线。截取的时间段不同,反映出的平均持仓成本也不同。根据均线反映的市场平均持仓成本,K线在均线上下的位置以及距离,来判断市场参与者是赢是亏,盈亏多少,在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中,还可反映多头空头的平均盈亏及幅度。均线所反映的,除了持仓成本外,最重要的是,究竟谁赢谁亏,盈亏多少。似乎说了一段废话,但如果不认清K线所处的位置,或者说你的持仓成本亦或将要进出场的点位对于均线的位置,那么做出决策很难说是合理的。

举个例子,我现在空仓,准备进场交易,观察日线盘面,最新一根K所处位置。比如K在Ma5上,并且Ma5翘头向上伸展,说明什么问题,5日内多头持仓者平均是赚钱的,好,现在确定谁赚了。我要加入哪方?有人会说,闭眼都知道,跟多呗,那么请你睁眼,均线只是说5日内的多头赚了,没说你现在进去一定会赚。

那现在我该怎么站队呢?从最新一根K开始,向前数5根,看这5根K对于均线是什么位置,都在线上,还是一部分在,最高最低价对于均线差多少。假设现在5根K依次向上排列,前2根线下,后3根线上,高点距离均线10个点,低点距离均线6个点,最新市价距离均线6个点。现在市价进场多,那我的持仓成本要比平均价高6个点,比最低价进场的高12个点,如果进场后,价格迅速跌落均线以下,至最低点,那么我浮亏12,低点多的人没亏,我能忍受12点的浮亏吗?也许我止损出局了,可往往是被扫出后,价格马上就涨了,完事就懊悔,市场真玩人。是市场玩人吗?市场没有,低位多的人没走啊,谁玩你了,你被自己玩了。

怎么解决呢?看均线强弱。均线强弱可以用斜率表示。投掷物品,45度角扔出去的最远,角度高了,见高不见远,角度低了,不见高,也不见远,当然这是理论上说,具体就不解释了。好,现在看当前均线角度,如果斜率小,低于或远低于45度,那么,不好意思,不见高不见远的可能性很大,市价多进去,我要冒着浮亏12点的风险,去搏不怎么高的收益,划算吗?价格的运行是靠能量推动的,做多的能量少,你能指望价格能向上运行多高、多久?多数是靠惯性运行罢了,惯性和质量成正比,这里的质量就是做多的量能,简单说就是买入多少钱的单子,买的人少,投的钱少,惯性自然就小。

大于或远大于45度呢,这是个不错的条件,K线刚刚穿透均线,大角度拉起,Ok,追吗?激进的完全可以追,因为价格快速上拉,砸的钱多,能量大,抛射的距离就高,即便是追,获得收益的概率也远大于亏损。当然,说到这里,会遭到很多反驳,因为追高被套的情况太多了,这里需要添加的条件很多,K线运行的位置,距离均线的距离,均线发散的程度,整体趋势运行的位置等等,但我现在只是单纯从均线角度上说这个问题,如果你在分时或者小时,甚至日线图上追,很可能很快被套,但如果是在周线,月线上追,那还是可以幸福一段时间的,不能因为其他条件的限制而忽略甚至否定高角度均线本身的性质,如果不认可,最简单的方法,别追。

约等于45度的,说了前两种角度,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很完美的角度,可杀入。

怎样判断不同周期均线的强弱?上面说了依据角度判断单根均线的强弱,持续性。无论哪个周期的均线,都可以依据角度判断。但我想说的是怎么判断多条均线组成系统的内在能量强弱。均线系统形态,无非两种,缠绕,发散。由发散刚刚转入缠绕时,系统是能量匮乏的,好比孔雀开屏,开累了,就收起来歇会儿。可自转入缠绕后,短周期均线就开始围着长周期均线上下波动,这个状态有点像给钟表上发条,一圈一圈的拧,拧的时间越长,爆发的力度越大,也就是常说的,筑底时间越长,涨幅越大,所以最好是多拧几圈。短期均线上下波动幅度和频率,也就反映出K线的状态,波动幅度越大,频率越快,洗筹越彻底,这个阶段也是投资者最容易亏的时候。

缠绕阶段,总会有人说被晃,被洗。原因是心态急躁,没有领会市场意图。均线的波动,就反映了市场意图,缠绕时,你总想会涨会跌,你是主力?不是,那瞎想什么。在长时间缠绕时,看什么,不只是看短期均线,更重要的是看长期均线,这里就反映了长线资金的持仓成本,主力要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吸筹,手法是制造波动,时间越长越真实。如果要在这个阶段操作,短线为宜。这里,很多人会被靠长期均线做多空,可以,但方向上怎么判断?当然你有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可用,但本质上,因为你离长期均线太紧,做方向判断,实际上是赌一头胜,无论多空,与其这样,就不如抓背离,在K线远离长期均线时,向长期均线方向做,在缠绕阶段,K线发散方向不定,但回归长期均线是肯定的。(发散阶段也是这个意思)。什么时候开始长线建仓?在均线缠绕的后期,怎么定义后期?短期均线波动率减小的时候;什么位置?贴近长期均线;方向?看长期均线重心位置。

前面说不同周期均线可以反映不同周期交易者的持仓成本,现在问题来了,怎么看短期均线对长期均线的攻击,趋势交易者如何做阶段保护。一波行情启动之前,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准备阶段,也就是主力建仓期。均线的表现就是缠绕,K线的表现就是围着均线震荡,各种形态都有,这些先不说,单说趋势启动。

贴个1505螺纹日线图,看着更直观,下面用此图的均线举例。

 

 

跌势启动初期,对于K线来说,跌破前期震荡区间,下拉短期均线,MA5/20,依次跌穿MA60,形成闭合三角,至此,短期跌势出来了,MA5/20的角度都很完美,45°左右,下杀,这里是完全可以跟单的,最容易捡钱的地方,上车了,就别轻易下,尤其这种完美角度,别在意日内波动(做日内短差另算)。

下杀到一个目标位(怎么测算目标位,有机会单说),均线表现为短期均线角度走缓,前期空单这里出不出,可以出的,减仓,等回抽(嫌麻烦的就直接锁)。会不会出现回抽,不好说,但你不减仓,胆小的人也会减,还有抄底的也会进来,主力也会减。主力为什么减仓,很简单,锁定一部分利润,做个反抽,清理浮筹,把散户震出去,他们好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吸筹,回抽力度会以均线角度反映出来(当然K线更直观一些)。这里要重点说的就是短期均线回抽突破长期均线的问题。

在跌势过程中,各周期均线基本是依次向下排列的,就是常说的均线发散,空头排列。出现反弹时,短周期均线能不能上穿中长周期均线,当然可以,前面说了为什么会出现反弹,那么如果短期均线反弹角度大,就表明反弹力度强,上穿中长周期均线是必然的。主力空头放你冲过去,没问题,甚至这种反弹就是主力空头推上来的,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做多,前面跌的越快,越深,主力在反弹时推的就越高,因为他们需要在更好的位置吸筹,把后面下跌的空间打出来,这也就是常说的急跌急涨,深跌高涨的原因,简单说跌势中的反弹,不管什么力度的,都是为了后市更好的下跌,所以反弹是不违背趋势延续性原则的。

在反弹中操作,看什么,看的是长期均线,这是主力空头的平均持仓成本,再看K线,或者短周期均线距离长周期均线的位置。有很多朋友说均线只代表方向,没有支撑阻力作用,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均线本身,单纯这根线是没有支撑阻力作用的,支撑与阻力是来自中长期趋势交易者的意志。这种意志是通过均线及其角度表现出来的。比如MA5上穿MA20,什么时候可以上穿,什么时候穿不过去呢?在MA20长期大幅下行的时候,是最容易被MA5上穿的,因为MA20下探幅度很大,这20天内的空头成交价分布的比较广,很少有密集成交区,低位成交的空单,会被即将上穿的K线打止损,高位成交的空单,会被吓着,及时获利了结,这两种心态的投资者,再加上抄底的人进来,几股合理,MA5必然上穿MA20。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MA20没有大幅下探,角度比较缓,那么在这20天内的空头成交加,距离不大,比较密集,反弹上来,低位成交的,浮亏不多,没到止损位,高位空的,他还没怎么赚钱了,认为跌势还没出来,继续持仓等待,单以抄底者的力量是很难让MA5上穿MA20的。因此,当跌幅小,均线角度缓时,出现的反弹迹象可以忽略掉,当跌幅大,角度大时,一旦出现要反弹的迹象,最好是减仓出来。上面说的这些,简单概括,就是趋势行情中,注意背离。人们常说这个背离,那个背离,常看BIAS;KD与MACD背离等等。但你一定要理解背离说的是什么事,背离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背离,只看指标是片面的。经常有人说指标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真心不是指标的错,是你没明白,没理解市场的意图。比如在角度小的时候,MA5很难上穿MA20,但这时的指标肯定是背离的,你如果只按指标做,追高,那很有可能就被套了,你一定要明白,角度小的时候,说明大量空单还没怎么赚钱了,他们怎么可能让多头冲上来赚钱啊。

前面提到,在趋势运行中,盯住长期均线。长期均线随着跌势运行,也是不断下弯的,成因是主力空头分阶段加仓,过程中也有新的中长期空头加入,使整体趋势空单的平均持仓成本不断下移,这个没问题。除了要盯下弯角度,还要记住长期均线在趋势开始时,或者说在建仓期的位置,价格。记住这个的目的是记住主力的底线在哪,他们的底仓是在遥远的高位。为什么说趋势难改,因为主力建仓的位置很高,趋势过程中,任何反弹,无论力度大小,都很难冲击最原始的主力建仓位。过程中的反弹,你可以打掉中期空单,没问题,因为总会有一波大幅的次级反弹,多头甚至可以冲击半年线,但原始空头,你是打不掉的,所以不要因为K线或者短期均线冲破中期均线就轻易的认为趋势要反转了,这里少了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多头要想反转趋势,必须先建仓,积累力量,而建仓一定是在区间震荡中完成的,区间幅度不能太大,道理前面说完了,如果建仓成本分布过大,力量也就分散了,不能团结,一旦出现下压,多头势力就会烟消云散。

趋势的完结,很少是因为主力被打败而反转的(因为有可能出现基本面的突然变化,而造成主力被灭,也就是传说中的黑天鹅,概率很低)。趋势即将完结的时候,表现在均线系统,就是由发散过渡到收敛的过程。中长期均线下弯角度不断趋缓,短期均线上穿频率开始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主力会着手出货(方式很多,有机会再说),那么跟势做空的投资者,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获利了结,每一次创新低都是出货的时机,而不是空单加仓。这里均线系统,根据短期均线的异动频率,长期均线的角度的变化,可以推算均线系统趋势收敛的时间,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我在题干里写的第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均线的滞后性,其实均线并不滞后,相反可以比较精确的推算各个过程的持续时间。

下面说第二个问题——怎样通过均线变化判断持仓变化?

当然,观察持仓量变化,最直观的是看软件给的数据,现在很多操盘软件都可以实时报持仓增减,或者每日盘后,媒体也会报持仓数据,包括各大期货公司的客户持仓增减情况。但我不说这个,只是根据均线系统观察,在理解均线反映的本质后,再想这个问题就会简单些。下面还是以贴图RB1505为例(忽略换月缺口及交割逼仓行为,跳价不影响趋势)。

在均线缠绕阶段,长周期均线反映的是主力建仓成本,均线系统向下发散,空头排列,从现在开始,进入主力的趋势增减仓操作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走势后,也就是均线缠绕期,主力积累了大量筹码,开始启动跌势,K线下拉短线均线到一定位置后发生反弹,反弹到某个高点后又继续向下运行。这个阶段,主力就完成了一次兑现部分收益,洗筹,吸筹,继续下攻保持原趋势的动作。这个不难理解。

观察半年线,我选取的数值是MA144(可选120或其他,不影响结论),取图中部2014年3月的低点3039设为A,向前数144天设为B,再向后找反弹高点3360那天设为C的数值,做个K线收盘价和均线的计量。

MA144:3768-3613-3464;两段波幅155,4.11%;149,4.12%;总跌幅304, 8.07%

K线:3729-3137-3355;两段波幅592,15.86%;218,6.95%;总跌幅374,10.03%

一波跌,一波反弹,对于MA144来说,两段波幅基本相等,对于K线来说,反弹那段基本是自B点到A点跌幅的50%。这里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我在A点MA144位置3768空了10手,持仓成本37680(忽略保证金,合约吨数),到B点减仓8手,底仓较B点MA144获利4.11%,如果我利用反弹加仓空单,补齐10手,而且想让MA144保持一个良性下行姿态,也就是还跌4%左右,那么就要算个点位,冲到哪个位置加仓?MA144再跌一个4%,得出数值是3464,10手的成本是34640,现在有2手底仓值7536,我要用余下的27104的本金加仓8手,加仓的位置就是27104/8,得3388,也就是在这个位置加8手就行了。这个过程是用走完的均线K线价格反推,事实是,这波反弹高点3360,对应的MA144又跌了4%。

当然上面这种推算是不严谨的,我也是举个极端例子,但道理是一致的。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通过这波反弹,前期空头又把仓位加回来了,而且加的更多。无论在下跌和反弹过程中,真实的加减仓位置和节奏如何进行,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空头回来了,而不是多头要雄起,这个一定要分清。利用均线系统,可以发觉主力加减仓意图,也就能判断后市行情,长期均线的指向性作用就在这里,即便反弹过程中短期均线上冲的很高,也不会轻易改变趋势走向,原因就是每次反弹都是被主力空头利用的加仓位,这些反弹甚至本身就是是主力空头做的,因为他们要打出继续下行的空间,一步到位的跌是赚不了多少的。再有,均线表述的持仓变化,可以很好的区分,追踪主力的实际持仓变化,单单只从软件或是媒体报的持仓总量变化,是无法区分的,上面举得例子,从A点到C点这段,日线的持仓总量是一直再增加的,一直加到今天,05螺纹持仓357万多手,你能判断是谁在加仓,是趋势交易者在加,还是中线波段持仓过夜而造成的加仓?哈哈

 

最后简单说下第三个问题——如何解决均线滞后的问题。

 

均线统计的是收盘价,肯定是滞后的,但这种滞后恰恰能带来确定的信息。长期均线的指向性,是根据确定的信息做后市的推断,这种推断就不是滞后的了,均线系统本身就是做预测的工具之一。而人们常说的滞后,是想以均线做为进场依据,简单说就是用均线找阻力支撑,前面也提到这个问题,均线没有阻力和支撑的作用,这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意愿强行加上的。

那么用均线做预测,如何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呢。这里简单介绍一种方法。比如观察MA20,其价位是最近20天内的收盘均价,如果想让下行的MA20,在明天收盘后持平或者上扬,那么明天的收盘价应该收在什么位置?这个不难计算,用最近19天加上一个明天未知收盘价X之和除以20,得出的数值要大于等于今天的MA20,计算这个方程式求X值,这个大伙儿都会算吧,记住X,等到明天观察盘中走势,预判收盘价是高于还是低于X,就可以提前预判MA20是否会调头。

也许大伙儿认为这个起不到什么作用,那就做一个中期走势预判,比如现在MA20横盘,我预判后市要涨,最好的角度是45°上扬,那么我就利用上面的方程计算,如果要保持这个角度上扬,那么后市每天的收盘价应该收在什么位置,以这个角度涨到预期的高点,大概需要多少天,计算后市每天的收盘价和天数,那么如果后市K线开始上涨,观察每天的收盘价是在预测值之上还是之下,来判断这波反弹是强势还是弱势,进而推算反弹的持续天数,是大于还是小于预测天数,这样就可以解决所谓的“滞后”问题。

受篇幅所限,对着三个问题只能说这些,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我也再不断研究总结,有机会再分享吧。

============================遗漏补充=========================

放大或缩图的时候,因为显示比例的问题,均线角度会变,我在回答里忽略了这点。

我所说的45°是指理想的上涨角度,实际上是很难画出45°角的,如果您经常画江恩线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解决办法:先以标准单位(一天涨/跌一个最小变动单位)画,比如画螺纹的江恩角度线,标准单位就是一天跌/涨一个点,看看趋势行情中的阶段高/低点是被哪条江恩线压制住的,就选定这条江恩线的角度为基准,这个角度就是整体趋势运行的角度,所谓角度,可以用波幅除以时间的值来代替,短期均线的角度如果小于这个值,那么其运行力度就是弱于趋势平均水平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回顾历史历次趋势行情中,比较顺畅的波段跌势/涨势,其均线角度可以作为参考,即该品种,历史上多是以某种角度运行最为顺畅,那么就以这个角度作为基准。

 

炸薯条的土豆

38 人赞同

有一个数学名词叫必要非充分条件,均线金叉就是价格上涨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价格趋势上涨必然均线金叉,而均线金叉不代表价格就会上涨,OK,因此均线交叉不是用来预测涨跌,而是用来构成买卖信号,去捕捉那偶尔一次的趋势性上涨。我靠,说漏嘴拉,均线大神们不要扁我!

 

郑不灵野生散居外汇交易者,闷声亏大钱

21 人赞同

本人比较习惯参考均线,以前只是直观的根据盘面图像的显示来判断行情,后来觉得,均线能代表的只是目前价格正在运行的趋势方向,注意,是正在运行,正在运行,正在运行。至于后边如何运行,均线给不出你答案。

所以,均线是趋势的图像化,代表趋势发生,而趋势正在以何种姿态发生,这很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能看出趋势却赚不到钱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均线不好用,滞后,无法避开震荡,那是因为他们在幻想着用均线找到精确的开仓位置。说到底,均线只是一种好用的工具,却不是圣杯。价格的两大要点,位置和方向,均线已经帮你解决了方向,这已经很棒了,还要啥自行车,要啥手表。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你对市场混沌的理解了,任何指标都是术,而你对市场的理解才是道。有句话挺好的,左侧靠预测,右侧靠对策,希望可以点醒一些人。

 

金泽一个善良的混蛋

73 人赞同

回答之前,先阐述一下观点,均线系统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没有之一。注意,这里说的是均线系统,而非某条均线。单独的一条均线是无法有效研判市场走势的。就如同单独一根大阳线或大阴线无法改变趋势一样。说它重要,是因为它代表的是股价或指数的运行方向与趋势。短期均线代表了短期方向,中长期均线代表了中长期趋势。如果交易的方向判断错了,那赚钱的都是侥幸,赔钱的才是人生。均线也相对最不容易造假,均线系统内各均线的合力方向或中长期均线的一致运行方向就是股价或者指数的运行大趋势,这点毋庸置疑,所以在一个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中,中长期均线的方向没有改变,趋势大概率继续,你只要安心的持股或者持币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猜测哪里是顶哪里是底,顶与底都是走出来的,你只需观察,而非预测,就这是均线系统的意义。

均线系统简单细分下来就是由5,10日线组成的短期交易线,由30,60日线组成的中期生命线,由120,250日线组成的长期牛熊分界线。当然,这个不是固定的,你也可以用13,34,55建立一个最简洁的均线系统,或是其它等等... 只要是适合自己并经过时间以及指数或者大量个股验证合理,就可以用。系统内每一条均线代表了市场上这根均线天数的平均持仓成本,对股价有着不同程度的支撑或阻挡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上涨时条条是支撑,下跌时条条是阻力;换个角度说就是突破前条条是阻力,突破后条条是支撑。特别是中长期均线,这种作用更明显。系统内每次两条(或多条)均线相交或穿越,就是两股力量的碰撞,如果这两条均线方向一致,那就像两军会师一样凝结成一种更强大的合力,加重这种趋势,越多相同方向的均线交织缠绕在一起后向同一方向发散,产生的动能就越强大。如果方向相反的均线交叉,那就是一场战斗。作为小资金,不是热血的加入某一方并肩作战,而是观望。等搏杀分出胜负,趋势明朗,才可放心大胆的做多或者做空。顺势而为,做趋势的追随者,才能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

下面正式回答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

怎样理解短、中、长期均线所反映的本质情况?如何判断不同周期均线强弱?

如何解决均线滞后的问题?

均线反映的本质其实就是资金的态度。最后这些资金的合力方向反映了股价或指数的运行趋势。短期均线反映短期资金的态度,比如游资或短线散户,中长期均线反映的是大资金大机构对后市的态度。资金量越大,进入和撤出需要的时间越多,体现在均线上就是中长期均线方向由向上,走平,向下这三个趋势间不断的往复变化。

说到短期,当然更精确的是分钟周期,时间周期越短,对于指数或者股价的变化越敏感越有即时性,当然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越高,这也解决了关于均线滞后中短期均线滞后的问题。至于中期均线就与滞后无关了,中长期,必然是缓慢变化的,也是正在发生的,观察它的方向走势就可以了,不必预测。如果不滞后,那就不是中长期均线了。均线是很重要,也很实用,但不是掌握了均线用法就可以一劳永逸驰骋股市了,还要了解成交量,K线形态,技术指标,现价在此指数此板块此上下游中的估值比价等等,并对其进行综合判断然后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的过程。所以解决所谓滞后问题,就是让知识系统化,全面化,进而有一个完备的交易系统,

如果不是全天候看盘做超短线交易,资金量也不是很大,那么看5.10日线就足够了,并且这两条线组成的小均线系统的意义和作用足以贯穿整个行情始终。在单边上涨的市场中,5日线为第一支撑线,10日线为第二支撑线,股价多沿这两条均线攀升。(下跌时这两条均线为第一和第二阻挡线,多数反弹到此两线或5日线碰触10日线时为止。)5日线在第一二次变弯回调到10日线时受到10日线支撑或简短交叉穿越整理后多数会继续向上,第三次以后则要开始谨慎对待,特别是5日均线下穿10线后纠缠在一起并放出成交量,或掉头向下无法再次有力上穿,这有很大可能是中期整理或者变盘,视为短线卖点。如果之后两线一起向下运行,10日线一直在5日之上,说明短线彻底走坏,这时候就要看中期均线的支撑了。如果中期均线没有走坏,且其它指标也有明显的企稳迹象,比如成交量在下跌过程中遇中期均线明显萎缩,比如K线有见底形态等等,可大概率判断是中期调整,如果调整接下来被确认结束,那5日线向上穿越10日线就相应迎来一个新的买点。相反,如果中期均线被跌破,成交量也没有缩小迹象,K线形态也越走越难看,那极大可能是奔着长期均线去了,这时候的策略就是观望,观望,一直观望下去。之所以把中期均线叫做生命线,就是30线失守,生命就没有了活力,60日线失守,生命便危在旦夕,起死回升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所以实战中遇到最后跌破60日线,是一定要谨慎对待的,谨慎对待所对应的行动就是观望,动眼不动手。看年线半年线是否支撑,是否缩量,是否跌不下去,是否各条均线又开始重新粘合向上发散酝酿新的上涨行情。(5,10日线此时是几乎平行缠绕的状态)如果答案是YES,那新一个轮回也许会重新开始,如果答案是NO,并且股价离年线越来越远,那说明冬天才刚来,接下来是漫漫熊途,这时候就算了吧散了吧,该干嘛就干嘛。

各周期的强弱由均线的上涨斜度来表示,斜度越大,说明趋势越强,但太强烈的东西都很难长久维持,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

 

第二个问题:怎样通过均线变化判断持仓变化?

均线向上,(包括各短中长期均线,但特指生命线。以下都如此,不再标注)可判断依然有增量资金介入,均线走平,说明走平的均线说明相对应的资金开始进场或离场(上升途中走平是出货,下跌途中是抄底),但是不一定所有的出货或者抄底资金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有可能只是上涨或者下跌中的一个中继,古今多少英雄好汉死在提前抄底,而提前出货的虽少赚了一些,但却大多长久的活了下来,资本市场就是这样,谨慎永远没有错,比的不是谁赚的多,而是谁活的久。当均线开始向下,并且不断出现短中,中长等各线之间的死叉,这时候再后知后觉你也该明白再不跑就跑不掉了。然后等待下一次的均线走平.... 就是这样,向上,走平,向下,走平....

持仓策略就是在上涨初期满仓参与,突破牛熊分界线后缩量回踩可视为长期买点,生命线走平后向上,可放心大胆干一场,期间可利用短期均线做T+0倒短差。中线没有跌破30日线就可以一直拿着,特别是没有加速上涨过的更要耐心持有等待拉升。长线就是大幅度连续拉升后出现见顶K线形态要毫不犹豫的减仓甚至清仓,然后耐心等待或寻找下次机会。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买入,持有,卖出的过程。

cado PesSB

32 人赞同

归纳你们的答案,延生一下,看能在均线身上榨出多少价值。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观察了一堆均线,多数的情况是多根均线,发散的时候持仓增大,收敛的时候持仓缩减;或者用某根对K线起主要支撑或压制的均线来看,K线拉离均线持仓加大,K线向均线方向运动,持仓缩减。

大家的答案归纳下来,其本质主要集中在3点:支撑压制,趋势,成本。假设均线的本质就是其中的一个,然后展开你的其他问题。

1.支撑压制

无法判断不同周期均线的强弱,没有滞后问题,它不需要关注这些,又是一个去平衡概率盈亏比的系统策略。

2.趋势

看了一遍答案,没有能用均线预判价格的,用来预判趋势的是最多的,我也认为这是最合理的一派。把某周期均线的强弱用上升角度(速率)来判断从图形上看也只能这样了,但既然认为它的本质是趋势,那我觉得问题应该是怎么判断趋势的强弱,我觉得还是要引入支撑压制,用不同周期均线和K线与均线来看强弱,拿个图来举例:

傻子都能看出是空头趋势,两次空头排列,假如我们失去空头排列刚形成时候的入场时机,中途选择开平仓你怎么玩?特别是第二个空头排列,均线组合告诉你空头趋势最强的时候你进场,可能亏的爹妈都不认识。所以必须加入K线和均线的关系,趋势中,不同时期对K线起主要压制作用的均线周期不同,比如最后这段空头趋势,假如我在中途闲不住,在比较不利位置开了仓,没到我的止赢位它就掉头了,但我离场的理由必须是趋势转变了,怎么定义这个趋势转变了,等均线交叉或者短期均线的运动速率由下跌转为上涨,无论哪一种都可能会亏的很惨,反正我的定义是K线收盘价站上5日均线走人,可以认定趋势转弱,我必须离场观察了,假如连K线的最低点都比5日均线高,那就是转势了,5日均线已经支撑住K线了。这时可能的情况是K线与均线的关系告诉你是涨势了,均线组合依然向你表明是跌势,矛盾啊,不空了。

滞后的问题稍微提前了,不过从图形的最低点来看,还是滞后了一百多点,要继续改进的话只能从周期下手了。不过搞半天我觉得最优的解决方案还是耐心的等一个好的进场点,一个错了不会亏太多的开仓点位。

3.成本

均线是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不是精确的持仓成本,不过还是可以把它当作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持仓成本,不过就算知道这个成本对我们这种搞投机的有卵用?不同周期的持仓成本有强弱吗?不同周期的持仓成本有滞后吗?

开脑洞,联系到成本,那我们就要从生意人的角度来思考,制造商的利润来自销售价格减去制造成本,贸易商的来自货物转移的增值,分销商的来自销售价格减去进货成本,成本对于他们很重要,不过他们通过制造,转移,分销等行为提供了附加值,搞投机的我们提供什么附加值了吗?

好了,再从现货的角度去思考,里面的成本有制造成本,进货成本。不管怎么样,现货价格的变动根本在于成本线的变动和供需,假设供需平衡,价格必然与成本保持一定的距离,当供需不平衡时,价格与成本的距离必然发生偏离,现实世界发生这种情况会导致刺激生产,把资源配置给更优质的买家或者淘汰产能等情况,直到供需再度平衡,这时价格再回到与成本线合适的距离。市场经济靠价格来配置资源,喂了多少钱给市场才真正懂得这句话啊。这里面的成本线移动方向决定价格移动方向,但又不能完全决定,还要看供需。

回到期货市场,假设我们不能用基本面或者其他工具,看均线能榨出多少价值。首先把均线看成一段时间内的持仓平均价,持仓的又分为两类,投机性头寸和套期保值头寸,分别对应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的2大作用。价格的变化动力来自于这些头寸砍仓,换手或增仓,分别有3个动作,算上多空那就有6个动作,不过好像和均线还是扯不上鸟关系啊。

 

我们是投机性头寸,主要负责价格发现,期货价格要领先现货价格,然后通过价格引领资源进行配置,做对了市场给奖励,做错了受到惩罚。虽然感觉自己对世界还是有贡献的,的却提供了附加值,但是推导了半天,如果均线的本质是成本的话,仅仅依靠均线好像并不能干嘛。诶,延生不下去了。。。

总结

均线的本质是成本,所以我们要向生意人那样别随便一个价格乱进货,买到成本附近的货才能搞出附加值。

均线的本质是趋势,我们的附加值就是帮助价格发现,优化资源的配置,趋势就是配置的过程,通过它我们才能获得市场的奖励。

均线的本质是支撑和压制,虽说关系不大,但也是我们战斗的工具。

 

 世界因观察者不同而不同

203 人赞同

这个问题下面的讨论都还不错,其中有几位绝对是实战派,说到了点子上,却关注度不高。许多新手的理解从根源上似乎就偏了,任何理论,应该道先正确,再去研究术。这使得我也产生了点发言欲望。

关于均线,我有两个核心观点:

1 均线对行情分析没有实质帮助

2 均线不代表实际平均成本

第一条,小白就有疑惑,因为明明均线可以捕捉到波段行情,并且价格时常受某条均线压制或支撑。我告诉你,这种思维对你分析行情是个大阻碍,越早去除越好。均线代表什么,代表趋势正在运行,这没问题。趋势怎么出来的,是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不可能原地上下,时常有明显的单向波动。均线做了什么呢,对价格波动做了个平滑处理。归根到底,没持续的趋势一点用没有,跟MACD是一类。是否有行情,自然不是几个统计线条决定的。

技术指标两大类,一类是趋向型,认为涨了会一直涨,跌了会一直跌。至于拐点,不管。反正拐了以后我会再告诉你,持续多久,不管。要抓趋势行情,涨跌不明显的震荡也得严格执行。

另一类,摆动指标,或者叫做随机指标。这类告诉你涨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涨。震荡行情中最神奇。

然而到底是哪种行情,对后市分析判断是盲的,背离了可以又背离。就均线来说,行情来了,什么线都压制不了,行情暴跌,什么线都支撑不了,眼睛看到支撑压制,不过是统计巧合。调一调天数,都能找到吻合的。

形态组合的可能性有无限种。那么,均线等指标是不是全然一无是处呢,不是的。在对专一股票进行仓位滚动操作时,均线最好。有回答提到了,各位自行琢磨,通过均线组合进行动态调仓是很好的操盘方法。比其他指标明显简介直观。打个比方,五天线卖短线,十天线卖中线,三十天卖全部,这轮股灾保利润足矣。问题是纪律,没几人能做得到。一句话总结,均线不是用来分析行情的,而是用来操作的。尤其是短中长滚动仓位。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停损持长。

以上是微观操作层面,判断大势则是用另一种思维。两个字:周期。非几句话说得清。

 

第二条,均线是否代表市场平均成本。不想说得太复杂,举个例:一只股票,连续五个一字无量涨停,此时五天均线怎么可能代表市场平均筹码成本?

我不否认成本对支撑压力分析有效,但必须实际考虑成交量。不展开了。

这也是传统的西方技术分析缺陷所在,形态不结合量和时间因素。

若想判断水的流向,必须了解河床结构,对一只股票,便是筹码成本结构,机构持仓分布等。散户喜欢在花花绿绿的单纯形态指标上研究,纯属浪费时间。没有圣杯。先掌握以上,便可以进阶一层到研究题材和市场热点、事件驱动。

这个世界,为不愿意独立思考的人准备了不计其数的陷阱,股市无疑是最有效的一个。

至今为止,我个人不做任何不能显示成交量的品种,比如某些贵金属。股指期货是可以的,但是成交量的作用不是很重要,需其他几部分要素综合判断。

另外,补充一下,如果一个常识是错的,但信的人很多,也就需要当成规律来看。我在实盘中,不看指标,平均价格基本上扫一眼就知道在什么位置,但也会看看股民常用的指标状态,比如MACD金叉大家都喜欢,便可以加以利用参考。

指标和趋势相互影响,这也算是索罗斯的反身性一种。

 

333222全市场金融狗

17 人赞同

均线可以解决很多实质问题先抛砖引玉

1、均线之下没有形态,操作的均线级别之下的头肩底,W底等对你无意义。

2、针对第一条通过均线过滤的高低点才有意义,更有效的理解道氏理论以及级别。

3、你进场K线就是你的资金曲线,均线就是你的平均获利或者平均亏损。所以任何从平均盈利上上车的操作有其合理性。均线就像一辆前进的车,车前进的方向你可以上去。

4、通过以上三条你可以通过格兰碧八法同构买卖点,短周期的卖点之后构成大周期的买点,那个时间点小级别上的下跌就是你的卖点进场点。关注小均线组的变化因为他承担了当下。

均线可以不滞后,复杂性可以过度给资金管理上。操作系统中有一部分均线理念的系统,盈利的稳定性非常好。

 

厚积薄发操盘手

9 人赞同

均线就是弯曲的趋势线。

短期均线“调皮”,长期均线“固执”。

均线一根肯定没用,至少得三根,短期、中期、长期。

即便在很明朗的趋势中,走势跌破或突破短期、中期均线也是常有的事,但是长期均线不会轻易被跌破或突破。

走势对均线的突破或跌破,表明了对原有走势的反抗力度。上面说了,均线是弯曲的趋势线。

如果走势突破或跌破了短期、中期均线,未突破长期均线,那说明目前的回调或反弹只是暂时的。但是长时间回不去,突破不了前面的高点或低点,那就有点问题了。如果突破了长期均线,也不能说明走势已经反转,但至少是一个警示作用,表面原来的趋势不稳定。

用均线来定义多头趋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走势在所有均线之上,第二,长期、中期、短期均线依次排列。如果出现了回调或反弹,均线之间肯定会出现缠绕的现在,这段就被定义为盘整。什么时候走势突破了原先的高点或低点,原趋势回复。

至于回调的时候,卖还是不卖,回调是不是加仓的时机?这个,需要自己去把握。只要股票没有大涨,我认为回调都没什么事。如果把握不了,可以先减半出来,同时密切关注这只股票。

均线,犹如标准线。就好像身高在1.8以上算高个,之下算低个。在均线至上就是强势,之下就是弱势,道理一样。

趋势跟踪交易者

12 人赞同

均线系统可以表示投资者的平均持仓成本,它和股价之间的关系,表明各个时期投资者的盈利和亏损的程度。投资人盈利和亏损会影响他们的买卖决定,并最终造成股价波动,葛兰碧因此从中总结出《葛兰碧八大定律》,这是经典的均线理论,如果能够用好,足以做到一根均线打天下了,详细阅读《葛兰碧均线八大法则详解》

很多人都觉得均线过于滞后,但滞后却恰恰是均线的优点之一,因为“滞后”,才过滤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杂波,才使得交易者的交易更加稳定,就如一辆车的减震器一样,正因为减震器使得因道路的起伏造成的震动延迟反映到车身上,才使得车内的乘员获得更好的乘车体验,如果没有这种延迟,而是非常实时的反映到车身上,恐怕坐在车里的人就有罪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