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雷没有红
孙雷没有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5,315
  • 关注人气:5,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中超吐口秀》第2期开播之前

(2017-03-14 18:07:50)
标签:

杂谈

​​

​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周我们做了什么。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整个节目策划和制作团队。​


第一期的直播推流结束后,所有主创马上开了编后会。节目观看总人数不过4万多人,这成绩不太理想,所以会议室里的人,都是蔫蔫的。


对于节目来说,最终是要看收视和反响的。​但比起这些,我更看重的,是为什么要做这档节目。


​在有限的权利中,我做了个决定:什么时候大家觉得这节目做起来没意思了,就结束。


反过来说,我希望每一个参与到节目制作当中的人,以及所有参演者,都能从过程中体会到足够的快乐。


首先干活儿的人,咱们自己得玩儿痛快了!


幸运的是,我们很快进入了讨论的状态,关于第2期做什么的细节,一直聊到深夜2点半。

写在《中超吐口秀》第2期开播之前




球员是个很特殊的群体。


他们拿着高薪,享受着高曝光度,但远离市场的核心。他们的影响力仅存在于特殊群体(球迷),而并不像他们几十年前的同行,成为整个社会的明星。


在我看来,球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市场化的包装和推广。通常,你认识这个球员,但你不知道,且永远不会知道,对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如同这两年火得不行的《极限挑战》,参演者的状态有多少是演出来的?有多少是节目设计出来的?我不敢乱说。但有一个人我能确定:黄渤在节目中的状态和我平时接触的状态,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我想,我们最终需要的是真实的人。

写在《中超吐口秀》第2期开播之前




第一期录制结束之后,我和王新欣、杨昊一起吃了个夜宵。大家觉得之前的录制没聊痛快,因为海埂还有太多可以说的事儿。


这一点上,哪怕我是从业十余年的一线记者,也不能完全体会他们的感受。


真正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是上午吃完早饭,只能依靠喝茶蛋逼(因为不能喝酒)打发的日子;是和海埂基地两个小卖部(已拆掉)赊账买东西的细节;是体测结束后第一时间开罐啤酒一口气喝掉的报复性庆祝。


这是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也是人格的形成过程。


而我和整个节目组要做的,是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从球员回到平常人,并淡忘世俗苛刻道德底线的眼光,慢慢地把这些“人”的故事讲出来。


这很难,但很好玩。

写在《中超吐口秀》第2期开播之前




第二期的录制结束了。我们请来了张鹭,我告诉他,在《中超吐口秀》,你没有头衔,仅仅是张鹭。


他回归到人的速度完全超乎我的预料。


或者说,他的面具,甚至比我还要少。


我突然明白,球员本都是有趣的人,只是作为媒体从业者的我们,给他们戴上了枷锁。


这一期,我们聊到了“谁是你心目中,中国联赛历史上最牛X的球员”的话题。录制中场休息的时候,导演在厕所门口警告我:请保持主持人的自觉,努力让话题紧凑一点,别越聊越散。


但真是控制不住。


聊到了A,就顺着聊到B,想要往回收的时候,都到N了。


这个状态,聊天是对了,节目确实不太好。


我和导演组约定,他们设计内容和流程,我努力完成。但至于能不能完成,我不管。


反正录节目的时候,我做主。


而且,聊痛快了。

写在《中超吐口秀》第2期开播之前



甚至第三期的嘉宾,我都已经找好了,虽然节目能不能照常录下去,还是未知数。


反正被邀请的嘉宾说了:“我觉得你们节目有意思,我自己想来上。”


有这句话,就够了。


加油加油加油(周四你们就知道这是什么梗了)!​

写在《中超吐口秀》第2期开播之前

​​

第二期节目,仍然是周四,在微博@中超24小时 播出。


晚上8点,也就是2000,欢迎来看。​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