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两年前,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带团访日,考察日本足球。团队中包括时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的韦迪,以及国务院足球调研小组的成员。
这其中,张剑的名字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事实上,2009年8月张剑主管的的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就参与了一次日本调研,两次回国之后均有考察报告。
http://s16/mw690/002cKSHtty6EqAcodoX3f两次考察都是为期5天,有趣的是,报告的字数却越写越少,2009年的报告有15页,到了2011年只剩8页。
而在2009年那次报告中的最后一段,专门提到了国家队建设,内容如下:
(四)提高国家队事务的管理水平
由于国家队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日本足协的收入,事关日本足球事业的发展,因此日本足协十分重视国家队的相关事务。他们不仅为国管部配备了12名专职工作人员,而且各级国家队的教练、科研、医务、新闻、装备等方面的人员配备十分充分,他们极为重视国家队训练比赛年度日程的制定,重视国家队热身对手的选择,重视与国家队运动员所在俱乐部的沟通协调,同样也注重维护国家队运动员的切身利益。
我们应当学习日本国家队在训练比赛安排方面高度的计划性。以来可以与国际足坛接轨,有助于我们联系高水平的热身对手,提高国际比赛的整体水平和商业价值;二来有助于协调好国家队比赛与联赛的关系,以及足协与相关俱乐部的关系。要提高国家队年度日程的权威性,一旦制定不可以轻易更改。我们还应当学习日本国家队能够充分照顾相关方面的利益,如国家队运动员的切身利益和运动员所在俱乐部的利益,实现多赢的局面。
http://s10/mw690/002cKSHtty6EqAZtUIVa9对比今天,文章中谈及的建议实现了多少不言自明。而2009年至今,已经是4年的时间,国家队连主教练是谁都不知道。
2011年的文章除了列举日本足球的基础状况之外,在核心的“启示与建议”中提到了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和发展开展足球运动的社会价值
(二)长远规划、凝练目标、明确中国足球发展的路线图
(三)从娃娃抓起,不断夯实中国足球发展的社会基础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职业足球的改革与发展
(五)强化政府保障职能,优化社会环境
当然,两篇文章诞生之时,张剑主任也许并没有想到过日后会成为张剑主席。而上任十个月之后,主席的存在感其实也并不强。不知道经历了十个月的“调研中国足协”之后,张主席会写出怎样一份报告?
中国足协是个奇怪的单位,他越来越拒绝拥有足球履历的工作人员,比如主席这个职位。
http://s14/mw690/002cKSHtty6EqDZr6zP5d看起来中日两国足协的发展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吧?
我们一边考察着,调研着,一边往相反的方向走。报告文章观点都很正确,可只在空中飘。真正的执行文件一页纸就够,有谁来写?太多的道理讲不清,没人听。下一任主席又在哪儿?
谨以这篇文章,献给那些写了也不知道是给谁读的文章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