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一个派
(2015-08-10 14:38:46)
标签:
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
分类: 交易思想 |
然后再来谈谈技术分析。其实,在交易的队伍里能号称自己是做基本面的人非常的少,那是因为基本面研究的门槛很高,至少对我这样一个学金融科班的人来讲,都觉得基本面研究很复杂,很深奥,各种各样的数据要分析,各种各样的政策要了解……要想成为高手很困难,那对于一众散户就更难从基本面分析入门了。相对来讲,技术分析要容易许多。然而,在技术分析领域,伪高手更是比比皆是。丁老师曾发过一个微博:“学技术分析须过三关。第一关,切实掌握基本概念。这一关怕的是没有从经典教科书入手,基础不牢或误入歧途。第二关,在实际行情演变中发现基本概念的落脚处。这一关怕的是浅尝辄止,一定要多画多试多积累。第三关,改造自己的行为,养成市场技术分析的行为纪律。这一关难在必须放弃自我,知行合一”。如果参照这个三关标准,试问有多少人是真正过了关的?同样也举个例子:我的交易助理7月24日空了甲醇1509,在向我阐述他的交易策略时说:甲醇技术上方向看空,震荡后反弹乏力,应该继续做空。我肯定了他的分析后,问他:这笔空单你是看波段呢还是看趋势?第一个止盈目标位在哪里?他告诉我:从长周期看是一个趋势交易,第一止盈目标位前期低点1970.我了解了他的头寸规模止损位置后,对他说了四个字:干的漂亮!然后这笔单子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7月28号空单止盈了,7月31号再次进场做空,8月3号(其实是7月31日夜盘时间段)空单止损,8月4号再次进场做空,8月5号止损。我的交易助理还在学习磨练心态的阶段,所以我允许他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且在每一次他的交易之后我会指出他的问题并要求他克服。但不是所有的交易者都有这样的幸运,他们许多时候犯了错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未来怎么克服?“知行合一”是交易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大部分交易者往往“知不深,行不足”。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更不要明觉精察也。”我看了许多交易者的交易行为,感觉“行不足”的根源在于“知不深”。很多新手学技术分析,用下来之后都感觉技术分析没有什么用,今天对了,明天错了,还是赚不到钱。其实,不是技术分析没用,而是你“知不深”而已。技术分析的优势也很明显:跟随盘面,不做无谓的大牺牲,大行情大赚,小行情小赚,没行情小亏(这是在技术分析水平很高的前提下,半桶水有可能大行情大亏,小行情小亏也是极有可能的);弊端是:大行情持仓信心不足,头寸使用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从哲学的本义来看,目标的确立事实上就是价值观的确立(符合“道”的要求),而路径的选择事实上就是方法论的具体实践。对于“道”的选择和判断是要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所以才有“悟道”一说,“路”则是需要亲身亲为,脚踏实地去实践的,所以才有“践行”一词。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正是这一层意思。
我虽然是一个技术分析派,但我对基本面分析从来就不排斥,现阶段更是很努力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目的就是让交易的结果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更好的突破。无论基本面还是技术面,都必须做到顶尖,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哪门哪派。武功可以分高下,心法却是贯通的。你是基本面派还是技术分析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玩转哪一派?
前一篇:坚持或离开?
后一篇:201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