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嘱托“不负当年,胜似当年”
探究一下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与曹雪芹的历史渊源。
http://s12/mw690/0026syxIzy7bPQRpe1dcb&690
http://s10/mw690/0026syxIzy7bPQRufRT69&690
熟读清史之士都知康熙之十三子胤祥的故事,他曲折戏剧性的一生让我百思而愈有味。他在辅佐四哥胤禛雍正皇帝登基坐稳江山之后却英年早逝,天命不让刚正不阿的胤祥哥,实在遗憾。今天在这里不累述十三爷的故事了,言归主题,究一下十三爷子孙与红楼梦的些许渊源。这渊源,重点在于第二代怡亲王,这乾隆皇帝弘历最关照的堂弟,雍正朝十三爷的儿子弘晓。他于雍正八年腊月承袭父亲胤祥的怡亲王爵位,那时的他还是个娃娃,连九岁都不到。到了乾隆四年他才十七岁,却被乾隆委以重任管理理藩院,这理藩院类似于今天的宗教事务管理局,同时还具有统战部的功能。不过,乾隆八年(1735年)时,二十一岁的弘晓成了闲人,不再管理理藩院,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年少的弘晓不上进,而是新任的大清朝主子乾隆帝要开始一番大刀阔斧的新政了,新政的核心内容就是皇宗亲不再担任中央首脑要职,比如如军机大臣、上书房行走、领侍卫内大臣、六部尚书和侍郎以及理藩院等,必须得由非宗室的汉族满族官吏担任。而皇室宗亲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俸禄从优,却只可任诸如阅兵专使、祭祀大臣等一类临时性、名誉性的差事,当然,在乾隆后继的几代,这项政策也根本没有实际履行到位,越是后面,越是宗亲大权独揽,这也直接导致慈禧与肃顺等八大臣的之间的血腥斗争……
这弘晓其实就如他父亲的三哥胤祉一样,是一位不喜政务亦不喜热闹的文学青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喜欢搜集典籍、收藏古书。所以这堂哥乾隆帝的改革正是合了我们这位青年才俊弘晓的心愿,二十一岁的他,卸任所有职务,有时间有激情一头扎进书堆里,文字里寻乐,书本间寻趣。他在自己新敕建的怡亲王府内,竟然建起了留垂清史的“明善堂”书库,才情与豪情自是了不得了。
我们再来看看曹雪芹的情况,乾隆八年,曹雪芹大概二十岁,与当时的怡亲王弘晓几乎同岁。话题展开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曹家的情况。
http://s9/mw690/0026syxIzy7bPT7HpQA98&690
http://s8/mw690/0026syxIzy7bPT7LyHJ77&690
以上曹雪芹父亲曹钤诮现圃烊紊系淖嗾奂坝赫婕
(以上雍正的御批可见曹家地位岌岌可危)
曹雪芹的爷爷的父亲曹玺任江宁织造。曹玺的夫人孙氏做过康熙大帝玄烨的奶娘。爷爷曹寅做过玄烨的少年伴读和御前侍卫,当年辅佐玄烨在内宫带领一群青年壮汉亲擒鳌拜(相当于陈道明主演的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魏东亭),大功之后被调往南京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政治地位相当于新中国初期的中南局第一书记,元帅级别。经济权力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发改委主任),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4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2次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钕群蠹倘谓织造,曹家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肥缺达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就在这风花雪月,繁华无比的江淮之地生长起来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有考说曹家在康熙九子夺嫡的这次政治事件中站错了队,押宝“八贤王”而输得倾家荡产。有记曹雪芹的父亲曹钗叭己凇钡木乓范K在北京某庵藏匿金狮子一对,雍正七年被发现,罪加一等),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钜浴靶形欢恕薄ⅰ吧沛湔尽焙汀翱骺铡弊锩镏埃也唬ㄓ赫吣甏宋谝淮伪怀也芗业募也还楣蟊挥赫陀胫靼斐璩妓搴盏拢茴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七岁左右的曹雪芹随著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经历了2次大抄家,第一次是雍正七年,第二次是乾隆四年。第一次被抄没了家产,北京还怎么有地方住?当时的雍正帝最后还是发了一丁点的怜悯之心,虑曹寅的原配夫人李氏年老力迈(犹红楼梦里的老太夫人),后追加了一道圣旨,着北京一处的十七间半房产给与居住(详见清雍正七年(1729年)《行部移会》:“当年雍正帝下令抄没了曹家后,“恩准”将赏给隋赫德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区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就是广渠门内大街207号的院子(原为“蒜市口”
16号),二十世纪初年北京扩建广渠门内大街,这里被拆毁了,曹家的地基老墙被掩埋地下。不过北京东城区人民政府已经于2017年在这原址启动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建设工程,新的故居纪念馆位于磁器口东北方、新世界项目地块上,占地800平方米,项目按照清早期崇外殷实之家四合院原貌修建,这里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曹雪芹纪念馆和红学文化研究中心。这《行部移会》中的隋赫德何许人?确定籍贯为关外的满人,武艺高超,在雍正登基时深得重用,雍正让赫德接替曹睿馀巡芗页沟壮烁龅壮欤笥赫圆芗壹也馍陀胝馀牛⑽匆圆芗易什畈钩⒖骺眨杉治祸害的籍口在封建皇朝从来都以冠冕堂皇。当然这奴才后来的下场也是非常可悲,后来贪污成性,又遭曹家的皇亲姑父敲诈勒索,数案并举,被雍正兔死狗烹,这曹家昔日的家藏宝物,多数也尽落入曹家的皇亲国戚之手。))。这七岁的小雪芹,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依二月河的历史小说而编,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的经典片段“千叟宴”,当时老迈的魏东亭(曹雪芹爷爷曹寅)拉着他的孙儿魏子玉(极似曹雪芹)拜见了康熙皇帝,老皇帝显得格外开心。
对白如下:
康熙:哎,东亭,你可来了,快来。
……………………
东亭(曹寅):皇上,奴才撑着这口气不肯死就是赶着来喝皇上的酒哇。
……………………
康熙:哎,这是,这是(指着魏东亭的孙子魏子玉)
东亭(曹寅):是啊,叫魏子玉.
魏子玉(雪芹):皇爷爷.
康熙:哦,是你的小孙子,啊。
东亭(曹寅):
奴才看这小子有点出息啊,就领着来了,皇上要是看着合适啊,就让他给哪个皇孙子儿当伴读吧。
康熙:嗯,长得真像你一样。哎,弘历呀。
弘历:哎,来啦,皇爷爷。
康熙:从明日起,你就同小魏子(似曹雪芹)一块读书啊,六十年前,朕就像你这么大时就和东亭(曹寅)一块读书的。朕盼望你们俩不负当年,胜似当年啊,去。”
http://s10/mw690/0026syxIzy7bPTNrGVX49&690
http://s12/mw690/0026syxIzy7bPTNFOhJ3b&690
http://s4/mw690/0026syxIzy7bPTNT87993&690 (电视剧《康熙王朝》之经典片段“千叟宴”截屏)
然后历史并没有像我们编制的那样,玄烨和曹禺的确是不负当年,弘历与曹雪芹却终究不能胜似当年……
乾隆元年,弘历登基,大行新君宽宏善德之道,发布恩召,赦免了被雍正为难的众多皇亲重臣。曹家自然也不例外,曹雪芹的父亲曹钜脖恢匦禄指垂僦埃芗宜吩呖畋灰桓趴砻狻U馐逼诒怀晌芗抑爸行恕逼冢芗矣戳诵碌南MU馐焙虻牟苎┣郏蘸檬乃辏Χ罐⒛昊涎艋郏T贾坑押图讶耍峋坪褪撞凰バ酥隆D卸站恳γ醋杂诩易宓氖姑绺绺翱贾械冢僦亮贰巴荨保苎┣垡惨蚧收倩竦冒似范饕瘢赡旰罂刹谷惫俨
……然而
乾隆四年,曹家第二次的厄运来临。康熙朝被废的皇太子允礽的长子弘皙与允禄(康熙第十六子)往来诡秘,被乾隆弘历察觉,于次年被坐实证据定性为“谋逆”。曹雪芹的父亲曹钋I嫫渲校芗抑站坑戳嗣鸲ブ郑本┓坎副怀淮。隽敉叻考讣洌宰热萆怼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家道盛极衰败的极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乾隆九年(1736年)开始用凄苦辛酸的泪水调和饱含黑暗世道的墨汁字字斟酌,谱写千古著作《石头记》……
又回到第二代怡亲王家,前面提到弘晓建了自己的新怡亲王府,这新府地处朝阳门内北小街,就规模而论,新王府远不如老王府,当初十三爷的怡亲王府为众王府之冠。但就书库和藏书而言,弘晓的怡亲王府首屈一指,别家王府望尘莫及。博览群书的弘晓亦是当时众皇亲贵族中的第一饱学之士,琴棋书画,无一不晓,无一不精,连一向自高的堂哥乾隆帝都对他高看一眼,他随风附雅为自己起了别称“秀亭”,雅号“冰玉道人”。
而这时候的曹雪芹,也是二十岁出头,已经经历了两次家道的灾难,经历盛极而衰的家族境遇,十几年的坎坷人生,饱历人间冷暖,官场尔虞,亲离友散,人走茶凉的世态,百感交集,文泉翻涌,开始日夜伏案于自己的泣血史作……
乾隆九年(1736年),曹雪芹的手抄报版《石头记》就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皇亲贵胄更是趋之若鹜,这其中,嗜书如珍的怡亲王弘晓更是偏爱至极,成了曹雪芹的忠实追剧粉丝。新的怡亲王府邸“明善堂”位于朝阳门内大街北侧,而这时的曹雪芹居广渠门内大街北侧,相距十里左右,骑马来回一炷香的时辰。每有新出,必将遣马追新,得之而嗜读,后亲手抄录,欣喜交加,如同己出。究弘晓当时的境况,他出身皇族,又得当世皇上宠极,自己读书中描述之盛极世界,如同亲入。再有书中描绘人物之闺中粉红,少年之情恋懵懵,这怡亲王怎能不感同身受?究少时背景亦同,书中所云宝玉何尝不是少时的怡亲王呢?宁荣两府的盛极与堕落,无不与经历血腥残酷争储之后落难的叔伯们类同……书中种种文字,皆亦怡亲王肺腑之言。“汝之言即吾之言也!”,这家道没落的曹雪芹自然成为怡亲王的莫逆之交。这虽不可考,然情可考也!所以怡亲王舍花重金追剧抄录……
乾隆三十七年,安徽负责教育的主官(时称学政)朱均上折当朝皇帝,提出对明《永乐大典》的修编问题,乾隆欣然同意,由此迈出编纂《四库全书》的第一步。而后,乾隆下旨诏告天下,将各省采办学所有官刻典籍编到一起,取名《四库全书》。接下来,朝廷要各省征集书籍,凡家藏珍本秘籍必须按时交送朝廷,隐匿不交者严惩不贷。此次征书历时七年,收缴书籍无数,举国掀起“义务献书”的大风潮,当然,这期间也伴随发生了无数的“文字狱”错假冤案。
在整个大清朝,唯一不用交送书籍册本的就是弘晓的怡亲王府。这是乾隆的格外关照,特准弘晓所藏书册不必上交朝廷,乾隆的“格外关照”显示出乾隆对弘晓的恩宠非凡,更是对他十三叔胤祥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能推敲出弘晓的收藏绝非泛泛。他家的“明善堂”所藏之经史子集不乏珍本,善本,在京城除了乾隆的大内武英殿,恐怕再无第二家能与之比肩了。
高雅之士当离不开名人字画、端砚玉宝等,凡蕴涵文化之物都是弘晓之喜好,所以他家的“明善堂”中所藏之精品、极品远非我们可以想象。在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里,就有一张非常有名的图片,里面就是堪称天下无双的硕大田黄石,那就是被我们大清朝的青年才俊,收藏家弘晓所得刻成石链联体章,收藏于“明善堂”中。
当然,我们现金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之珍贵原抄本,通俗点讲,就是极其珍贵的曹雪芹的《石头记》的部分“手抄报”,每有新出,弘晓都会第一时间点赞,搜阅。就是这弘晓孜孜不倦地天天追剧,组织文林高手,在这“明善堂”及时录抄不怠,这就有了我们近代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残抄本(三回又两个半回,己卯本的失散部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http://s9/mw690/0026syxIzy7bPU9StHW38&690
当然,现今我们研究怡亲王家族与曹雪芹家族的关系主要所能凭借的史料就是雍正二年皇帝在曹钋氚柴奚纤拥某p批,硃批全文内容如下:
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亲)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累自己。为什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帐风俗贯(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注:以上硃批都可参考北京图书出版社出版的《雍正硃批谕旨(影印本)》。
这篇雍正的硃批可佐证曹雪芹的父亲曹钣脞淄踟废榈墓叵稻褪遣灰话恪
鉴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的评注,鉴于雍正二年胤禛对曹畹某p批,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怡亲王弘晓和曹雪芹有过怎样一般的历史交往。以及曹家与怡亲王家族的世交情份,他们年相仿,情相同,性相近,我们可以大胆推断弘晓绝对会是是曹雪芹的众多忠实粉丝里面最土豪的一个。我们也应该感激于弘晓的土豪情怀,正是他的“明善堂”,用倾注于《石头记》的精力与财力,把没落于民间的曹雪芹推向于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我们。
我们乾隆朝的怡亲王弘晓也正是应了他爷爷康熙当年的嘱咐,与曹雪芹于《石头记》里真情“不负当年,胜似当年!”。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终因心力衰极,谢世于北京广渠门内大街困所,享年四十岁。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雪芹去世后的第十五年,沉醉于《石头记》二十七年的第二代怡亲王弘晓驾鹤西行,享年五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