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整合创造特色  用特色铸就生命(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2011-09-15 10:48: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发展

2010323,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带领基础教育司的有关领导来东莞视察,在多个场合多次给予松山湖中心小学高度评价。

201047,来自爱尔兰、西班牙、比利时等8个国家、6种不同教育体系的“汉语桥——欧盟中小学校长代表团”一行22人莅临我校访问。这是此行中东莞市唯一的一所接待访问的小学。

近年来,来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参观、学习交流的学校络绎不绝……

http://s13/middle/785a345bgacf1fb2b94ec&690 用特色铸就生命(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TITLE="用整合创造特色  用特色铸就生命(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办学特色简介)" />
“汉语桥——欧盟中小学校长代表团”一行22人莅临我校访问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创办于2006年,前身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小学部,系东莞市教育局直属小学。20097月,经东莞市政府研究决定,由东莞光大地产有限公司斥资新建了新校区,并200991日正式落成启用,自始成为隶属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第一所公办中心小学。

松山湖中心小学老师平均年龄在28岁以下,是一所办学刚满5年的年轻学校,教师群体年轻、充满朝气和活力。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小学“十佳”卓越校长、湖北省教学科学研究100佳个人、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荆州市教育科研型校长刘建平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调入东莞,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2010年,刘校长被评为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培养对象。

近年来,松山湖中心小学接待了广东省内的中山、佛山、广州、深圳,松山湖周边大朗、寮步及凤岗镇的校长来学校跟岗一周学习,多达30批次近300人次。省外的湖北、江西、广西、江苏、湖南等学校前来参观交流,达30多批次,效果好,影响大。

2010323,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带领基础教育司的有关领导来东莞视察,在多个场合多次给予松山湖中心小学高度评价。

201047,来自爱尔兰、西班牙、比利时等8个国家、6种不同教育体系的“汉语桥——欧盟中小学校长代表团”一行22人莅临我校访问。这是此行中东莞市唯一的一所接待访问的小学。

2010523,在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暨校本课程成果展中,刘建平校长应省教育学会的邀请在会上做了《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典型发言,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这是本次会议中东莞地区唯一发言的代表。

201012月,他主持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校本教材拓展型课程丛书在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建设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一所年轻的学校,在短短的五年,何以招凤引蝶,让众多的学校钦慕而来,满载而归,学校有着良好的口碑,深受家长的称赞。《人民教育》、《中国教师》、《南方教师教育》、《文教资料》等报刊杂志对我校的成果进行专题报道。有人说松山湖中心小学创造了一个教育的奇迹,探索出一条素质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为众多的学校采用。

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特色办学,定位准、起点高、视野广,造就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校办学起点高、关注孩子的终身发展。

办学思想: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
    办学理念:自主、和谐、共同发展。
    办学宗旨: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办学目标:将我校办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
    办学特色:教育生态平衡。
    
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这是松山湖规划设计理念,彰显着松山湖建设者的生态学视角。
    
让我们秉承莞中思想,以生态学的态度、方法来观察和思考学校教育活动,把握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天性的互动关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

二、学校办学特色鲜明、遵循教育规律,可操作性强。
    课程: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

教学:从知识课堂到情知互动。   

德育:从政治说教到生活育德。

我们创建教育生态平衡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是:

营造自主和谐的课堂生活。顺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力求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关系民主化,拓展学生认知、体验、感悟的方式和空间,强调学生“自得”的发展。

营造自主和谐的班级生活。着眼班级生活的社会属性,提供动态的管理角色,促进学生自立、自主、善于合作及富于责任感;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自信、自尊、自省、自强。

营造自主和谐的校园生活。把握寄宿制学校的特点,从校园生活的结构上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目标上追求预见性和持续性;质量上,注重内容的体验性,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竞争,注重环境的开放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关心;注重过程的探索性,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创造。

在课堂生活、班级生活和校园生活的营造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握以下实施策略:

教育方式生活化。从现实的生活境遇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以相似于学生生活结构、认知结构的形式安排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资源及角色,并把通过教育活动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价值体验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接受现实生活的淬炼。

语言环境多元化。从课堂教学、班级交往、校园文化入手,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汉语和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学说英语,感受、领悟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为学生成长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教育技术现代化。坚持双项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创造性原则,营造开放的课堂信息空间,构建新颖的班级信息平台,创设高速的校园信息网络。

三、构建了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整合性强、校本化。

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三大课题,三者之间关联互动不断深入。解决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主渠道在课堂,切入点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因此,如何通过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最终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已是新历史起点上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

我们认为,解决这“三大课题”的根基在教育观念的更新,主渠道在课堂,切入点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我校拓展型课程内涵如下:

()定义、指导思想及目标

我校的拓展型课程是由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及学校课程整合而来的学校特色课程。

拓展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一手钢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学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因此,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学校层面强调科学性,着眼于整体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仅是打造某方面的亮点;教师层面强调可行性,着眼于常态下便于大多数教师日常操作,不仅仅是追求教师做课题研究或活动;学生层面强调全面性,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仅仅是争取部分学生获得奖牌。

(二)由来、对象及课程资源

一手钢笔好字——“天天练”写字课程,由语文及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语文同步写字教材《天天练》。

一些文雅气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课程,由语文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中华经典诗文读本《含英咀华》。

一种探究习惯——“做上学”课程,由科学和数学学科拓展而来,三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课程资源:《做上学》。

一门兴趣爱好——“兴趣与个性”课程,由音乐、美术学科拓展而来。二、三年级以普及层次为主,全体学生参加,目前设纸艺、葫芦丝两个选项;四、五、六年级以提高层次为主,部分学生参加,分为学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四个系列二十多个选项。课程资源:《纸艺·葫芦丝》。

一项健身技能——“阳光体育”课程,由体育学科拓展而来。一至六年级开设,全体学生参加,目前以跳绳、毽球等运动技能为主。课程资源:大课间活动手册《文武秀》。

(三)课时及进度安排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课程计划表

 

基础型课程

语文

9

8

7

7

6

6

数学

4

4

5

5

5

5

英语

2

2

3

3

3

3

科学

0

0

2

2

2

2

品德

2

2

2

2

3

3

音乐

2

2

2

21

21

21

美术

2

2

2

12

12

12

体育

4

4

3

3

3

3

信息技术

0

0

0

1

1

1

拓展型课程

一些文雅气质

1

2

2

2

2

2

一种探究习惯

0

0

1

1

1

1

一门兴趣爱好

0

1

1

1

1

1

一手钢笔好字

每天14分钟

一项健身技能

每天35分钟

周课时总数

26

27

30

30

30

30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进行总结和提炼,我校课题研究成果相继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共计10多篇。《中国教师》杂志记者李奇志在采访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时就用这样的标题来概括学校拓展型课程“五个一”的办学特色。那就是:用整合创造特色  用特色铸就生命,可谓学校特色的经典写照。

四、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社会反响好

五年来,在刘建平校长的引领下,学校秉承莞中思想,以建设拓展型课程“五个一”(一手钢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为抓手,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新课程体系并成效显著。

2006-2011学年度,拓展型课程方面师、生收获颇丰。其中教师获国家级奖项50多项,省、市级奖项10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40多项,省、市级奖项10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论文630多篇。

《硬笔书法》报主编严海南: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写字课程定位准,起点高,好得“无话可说”。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文铸:松山湖中心小学蛰伏三年,用三年时间构架经营拓展型课程,把它做成今天这种效果,真是一个奇迹!

东莞市教育局杨晓棠局长:松山湖中心小学高度重视小学科教学,提出了拓展型课程“五个一”,这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最好体现。如果更多的学校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小学教育就一定能办好。

“国家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考察了该校的航模、陶艺、器乐、经典诵读等拓展型课程后,对该校的拓展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她得知该小学在全校持续开展天天练字14分钟,师生共同练字考级等做法时,更是点头表示赞同:现在很多孩子经常用电脑,不会写字或写不好字,坚持天天练字很好。”(摘自人民网)

(2)班范婧的家长:我们把孩子转来读书,不怕接送的麻烦,是因为学校真正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孩子在这里学习“五个一”,很快乐。

办学五年多来,学校荣获“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 “广东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实验学校“、“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东莞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等集体荣誉30多项。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特色办学,让学校成为南粤一颗耀眼的明珠,他正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着更多的学校,走向全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