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精彩摘录

(2012-04-20 08:59: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得体会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精彩摘录

 

寒假中阅读了国内著名特级教师阎学老师的专著《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受益匪浅。尤其是作品中许多精彩的教育名言,令人陶醉,有回味无穷之感。这些精彩片段充满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既是阎老师对教育的深邃思考,也很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去尝试,相信会让每位阅读者受益匪浅……。随摘之,以飨各位朋友。

1、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

2、当我们坚信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笔财富时,我们就不会放弃发掘的愿望。它可能是密密的森林,可能是累累的葡萄,可能是金黄的麦浪,可能是含苞的玫瑰……每一笔发掘出来的财富都会呈现不一样的美丽。那么,以极大的内心与智慧,以长远的目光与实在的劳动,以浸透了人道主义汁液的、博大的心肠,去发掘这笔财富,这就是教育的本分,也是教师的责任。

3、如果一个人能在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不会变成对什么都不关心的人,他也就会在其他的活动领域(包括学习的领域)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志向。

4 当一个人获得了劳动的快乐,当他看到自己经过努力而获得的劳动成果是那么甜美,当他觉得力量的付出是那样密不可分地体现了他的自尊感,那么,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要继续下去的力量与愿望往往是惊人的。

5. 教育的毫无作为、教育对人的分裂和对人的个性的忽视与遗忘,使教育成为残缺的教育,使人成为残缺的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不需要花哨,我们要能理解并认同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思索的状态,给他们沉默思考的时间。这片刻的沉默与思考,往往比整节课的热热闹闹更可贵——因为我们都渴望做一只点燃学生内心的火把。

6. 即使教师把一只活猫带到教师里来,学生也并不能因此对猫的知识增加多少,这只活猫在课堂上反而成了一个最大的干扰因素。

7. 教学的意识在于变化。

8. 教学方法是从这节课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思维规律出发,而不是从预先的教学设计出发。

9.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预先规定好课上的一切细节,而在于巧妙地,对学生来说是不知不觉地根据情况作出变化。

10. 真正优秀的教师,上课时他的脑海中不应只想到教材,不应只想到他的教学设计,而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通过细致的观察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度与教学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

11.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一番平等的对话。

12. 教师不应该只是传递信息,更不是直接传递信息,教师更应该关注、协调课堂上的各种因素,对计划作出适当的改动。

13. 一节课的成功,它的诞生只能是在课堂上,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之中,在不确定的变化与调整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