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2011-09-29 08:25:44)
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1-6年级各学科教材分析 |
六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一、课程介绍
体育与健康课程时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目标
(一)、课程目标
增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
1、运动参与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
(2)、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
2、运动技能
领域目标 |
水平目标 |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
1、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
||
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 |
||
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
||
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
||
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 |
||
2、观看体育比赛 |
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
|
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
||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 |
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 |
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 |
||
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
||
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
||
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
||
初步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
||
3、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 |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办法 |
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式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 |
正确应对运动中遇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 |
3、身体健康
领域目标 |
水平目标 |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
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 |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
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
||
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 |
||
2、发展体能 |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
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一定障碍的练习 |
从事各种迎面穿梭接力跑的练习 |
||
练习各种平衡动作 |
||
进行各种有节奏的练习 |
||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
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
知道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的变化,正确对待第二性征的出现 |
关注青春期的健康,如女生注意乳房卫生和经期卫生,男生正确对待手淫和遗精等 |
||
初步认识青春期男女体能方面发生的变化 |
||
了解经期科学锻炼的知识 |
||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知道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
知道主要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的营养价值 |
||
了解从事体育活动时的营养卫生常识 |
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应该补充适当的营养素 |
|
知道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营养卫生常识 |
三、教学内容
(一)、田径
1、通过田径教学,要达到下列目标:
⑴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和态度,提高参加活动的兴趣,逐步养成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⑵初步掌握跑、跳跃、和投掷的方法,培养运动时身体的正确姿势,学会跑、跳跃和投掷的基本技能。
⑶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发展灵敏、协调、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⑷通过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⑸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群体责任感,提高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
2、田径教学的内容及练习方法
五、六年级田径教学内容是一项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性教材,虽然冠名为“田径”,与田径运动项目名称一致,但它的教材内容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跑、跳、投动作,没有过细的技术和规定过严的方法。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突出了多样性、游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特点,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
(1)跑
① 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快速起动的跑;追拍跑;接力跑;“攻克堡垒”游戏;障碍赛跑;不等距离的追逐跑)
② 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包括:自然地形跑;定时跑;定距跑)
(2)跳跃
① 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各种方式跳绳;跳竹竿:“协同跳”游戏;摸高跳)
② 跳高(包括:跨跳练习;助跑起跳,直腿摆动坐上跳箱;急行跳高)
③ 跳远(包括:立定跳远;“青蛙跳荷叶”游戏;助跑几步,一脚跳起双脚着地;急行跳远)
(3)投掷
① 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包括:滚;抛;掷;投;推;撇等)
② 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肩上投掷;原地及自然跑几步背后过肩投掷;推掷实心球等)
③ 发展投准能力的练习(包括:固定目标投准;活动目标投准)
(二)、技巧与器械体操
1、教学目标
⑴、初步掌握技巧与器械练习的教学内容,在单个练习的基础上,学会做组合练习。
⑵、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上、下肢和腹背、腰部及肩带肌肉力量,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
⑶、鼓励学生展示自我,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体验在运动时的心里感受,克服胆怯、畏惧心理障碍。
⑷、教学中通过同伴和群体间的共同讨论,彼此勉励和互相保护与帮助,体验群体学生生活的乐趣。
⑸、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技巧与器械体操教学内容及练习方法
五六年级技巧与器械体操的教材内容分为四项:技巧、支撑跳跃、低单杠、实用性攀爬。
(1)技巧
① 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包括:发展滚动能力的练习──握踝前后滚动、抱球前后滚动、夹物前后滚动、抱头直体左右滚动、抱球直体左右滚动、抱头屈体左右滚动、抱球跪撑屈体左右滚动、屈肘跪撑左右滚动、抱脚团身左右滚动等;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前滚翻、双脚夹球前滚翻、双手抱球滚翻、一手抱球,一手支撑前滚翻、双手抱球肩侧前滚翻、跳箱盖上前滚翻、滚翻时低头,以单肩支撑由高处向下前滚翻、连续前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前滚翻、模拟被绊倒接前滚翻、前滚翻分腿起、慢跑急停,重心前移做前滚翻、越过障碍前滚翻、双人“车轮”前滚翻等;发展后滚翻能力的练习──双手握踝后滚翻、双腿夹物后滚翻、连续后滚翻成直线、“波浪”式后滚翻、高处跳下后接后滚翻、后滚翻接球等)
② 各种简单的倒立动作(包括:肩肘倒立──双人配合练习、脚蹬墙成手倒立、脚蹬墙手倒立后作前滚翻等)
③ 保护与帮助下做手倒立(包括:靠墙手倒立、靠高垫手倒立、有人扶持手倒立等)
(2)支撑跳跃
① 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包括: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练习;分腿立撑练习;分腿立撑,推手挺身跳起练习;上步助跑,起跳练习;“撑骆驼”练习;助跑,起跳,支撑,分腿练习;助跑起跳,分腿跳上模仿跳箱练习等)
② 山羊分腿腾越(包括:在保护与帮助下练习;在安全条件下练习;完整动作练习)
(3)低单杠
① 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包括:仰卧悬垂臂屈伸;屈臂蹲悬垂摆动;屈腿悬垂摆动;穿臂前后翻;蹲悬垂,穿杠成倒悬垂;高杠屈臂悬垂)
② 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包括:双杠支撑移动;低单杠支撑左右移动;跳上成正撑,前翻下;跳上成正撑,上体前翻慢下成蹲立等)
(4)实用性攀爬
① 各种攀爬练习(包括:爬斜梯,跳下成前滚翻起立跳箱;攀爬2米高的障碍物;攀爬轮胎架)
② 手脚并用爬竿(绳)(包括:爬垂直竿(绳);爬斜竿(绳)等)
(三)、小篮球
1、教学目标:
⑴、通过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⑵、学习球类运动简单的基础知识,知道球类活动的常用的术语,初步掌握所学球类项目的技能。
⑶、在小球类活动中,锻炼身体,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⑷、要充分地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尊,自信,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
⑸、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弱者,尊重对手,树立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
2、教材内容及练习方法
(1)篮球基础知识(包括:篮球场地及设备规格;篮球基本规则──推人犯规、拉人犯规、阻挡犯规、脚踢球违例、拳击球违例)
(2)篮球基本技术与游戏(包括:耍球游戏;传球游戏;运球游戏;投篮游戏)
①耍球游戏包括:
a抛接球游戏
双手抛接球、双手过顶抛接球
b交接球游戏
两手体前互拨球、双手向上抛球后接下落的球、环绕腹背交接球
c滚球游戏
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两手相互滚球
②传球游戏
a双手胸前传接球
1、两人1组,原地面对面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相互观察,相互纠正
2、3人1组,站成三角形,相互传接球
b迎面传、接球比赛
若干人站成一个圆圈,间隔2米左右,圈上人相互传、接球。
③
a原地运球
b行进间运球
c运球看数报数
d行进间直线、曲线运球
e运球捅球
④
a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b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c对墙头投墙上的圈
d学生自选距离的定点投篮
e分组定点投篮比赛
四、课程评价
(一)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二)学习评价的重点
本《标准》的目标、内容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变化,因此,学习评价的重点也相应有所变化。
不太强调 |
比较强调 |
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等 |
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
评价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记忆 |
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评价单个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 |
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
仅评价最终成绩 |
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
仅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
(三)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四)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定应采用绝对性标准与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体能成绩评定中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可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五)学习成绩评定的方法
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应有所差异。建议1~2年级采用评语制,3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采用等级评定制,也可以将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结合使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学生成长记录袋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六)学习成绩评定的形式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不仅要有教师参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组内互相评定--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