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11-03-18 14:20:02)
标签:
体育一年级单元分析杂谈 |
分类: 1-6年级各学科教材分析 |
小学体育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学情分析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的实际情况,
我在课上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智识和技能专业课程计划的改革和贯彻,即学生的体育基础薄弱,对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指导作了阐述,旨在期盼能在有限的课时里,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同时体现贯彻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材,是依据“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领域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的精神,严格按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内容标准,设定了具体内容。
(二)、体育基本常识
这部分教材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活动性教材不可替代的内容。如果说过去的体育、卫生基本常识,强调育人和丰富体育文化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功能;那么现在的这部分内容,更关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真心关注自己健康的意识、锻炼习惯与卫生习惯的不断养成。
本单元体育基础常识共三篇内容,现将各篇教材的意义和应掌握的要点简述如下。
1.认真上好体育课
初入学的儿童对于体育课是一门什么样的功课和怎样上好这门功课还不够清楚,因此要通过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如让他们观摩高年级的体育课,或本班讲与练(如排队、分组等)结合的活动,让他们浅显地了解上体育课的意义、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以及简单常规要求。并且知道“体育课上,学习和锻炼积极不积极”将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之一,以强化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的意识,为以后上好课打好初步基础。
2.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培养儿童身体正确姿势,其中包括坐、立、行姿势,是《课程标准》在本阶段明确提出的重点目标之一,对于儿童身体发展和健康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能使他们受益终生。此外,教学不仅要重视室内外结合,还应延伸到课外和生活,如写字、走路、看电视,要求学生都要有“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走有走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测量身高和体重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就建立一份简单的身体发展成长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这项身体测量工作,一年级可在体育老师指导帮助、班主任或卫生老师协助下,师生共同完成;到了二年级应由学生逐步独立(学生间互测)完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