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的呢?
请看交割单:
这样的牛皮一吹。。。不是股神便树立起来了吗?哈,,,其实、人都爱面子,并无恶意也无利益诉求的吹嘘、本来只是QQ聊天中的显摆、却不经意带来了误导。
二、元月操作SB篇。
而做错的便是一月份。我却闷声不说了。只有细心的人才看到。
这是年底的截图。都在一月小结中出现过的。
其实、抱着这个年底的筹码组合不做任何操作,按今天收盘价其实收益便可达20%,超过现在折腾出的11%。
翰宇便是因市盈率80倍以上了,伴随创业板指数调整,有点担心、便换了低估值的指数赌博。
结果呢?立马打脸。创业板指数是调整了,可股票却不跌。
而买入的低估值的深100指数呢?却TM的跌的我眼冒金星。
如此一来、卖出的股票、翰宇涨了10多个点、而沃森最高涨了40多个点,反而买入的锐进跌去了40多个点!
前面吹牛做对的三进三出所得、其实顶不上这二进二出带来的巨大损失。真是SB操作啊!
所以、抱牢自己的股票才是正确的态度。做的多、错的多、一点不错。
这当然有这账户是实验账户,没有新增资金流入的原因。之后、做T、只能是新增资金,要先逢低买了股票,涨后兑现,才可以做。而卖出原有股票换另外一支,希望卖了跌,新买的便涨。这只能是一箱情愿的想法,打脸的时候多。一旦做错、便很容易买不回来,或者将筹码越做做越小、成本越做越高。
三、中庸、平庸篇
其实、将全年一起不割裂整体来看,既不是高手、也不是SB、一个中庸、平庸的个人投资者便是正解。
如果硬要解释元月这操作的理由的话,卖沃森是急于建立平衡。而卖出想当然认为高估的翰宇、便确实是错误地赌博。如果不是哪样急地赌博,像沃森一样慢慢来。尤其是最后500股底仓红线守住,也不会这样臭。虽然常识告诉我们、100倍的市盈率是不可持久的。最后、一定会回归。但回归可以用业绩大增长,让时间来弥补、不一定非得股票大跌,横盘等业绩、以时间来消化,这是最好的结果。而以大跌来直接回归的双杀风险当然也存在。所以、假以日期、这笔操作仍旧有机会换回来,这操作便不是错误了,试目以待吧。
这里有估值的困惑、一个群友曾经迷惑地说:看到迪安120倍、真不知道如何学习估值了。再看上海莱仕,则更加让人感叹估值是艺术了。
组合中迪安涨至静态120倍市盈率了、只看估值、安心不了,只能说看未来更高目标了、目标还未达成、便同志仍需努力、陪伴共共同进步。希望让业绩高增长来化解估值,是唯一的解释。在此、目标比估值重要、中间过程即使有大跌、也忽略。
因此目标重要、还是估值更重要?这个钱、还敢不敢再赚下去?都是自己的选择。
所以对于透支的翰宇,因信心稍微弱了点、便减了点赌博。却导致300199翰宇的底仓暂时接不回来了,这是大错误,拿底仓赌博是不对的。所以、才有操作中迪安急忙接回来,却又错失150019的主升,将本来一个20%的做T好波段、只拿到10%。
主账户因交易的都是新流入资金,错误比之实验账户,需卖股票才有钱做新交易便好些,实验账户这一卖出做错便暂时回不来了,所以主账户的收益一直要好过实验账户。当时的想法是,实验账户如果要三年三倍,原来错误了的交易需纠正,便乱了节奏,导致了过多的交易发生。将换手率几乎提高到了50%,而不是过去常年的30%左右。
四、其它方面的误导
其实、仔细点的朋友会注意到,不单是交易吹牛,便是博客本身理念和选股,也全是这样的捡好的说、哈。
赚钱了的汤臣,总是说过不停。没有赚到的步步高、便尽量不说。抓住拿稳并赚钱的红日、便吹牛,而没有抓牢做飞做没了,更加牛气冲天的和佳股份与尚荣医疗,东方财富便闭口不坑声了。也不总结为何当时买入后轻易放弃了、做飞了。
而在选择后建仓过程中,因为科技股票的波动与周期性,心中有点把握不准、又不愿意下苦功夫去深入研究。于是,12年底制定的13年要布局科技网络股票的既定计划,(详细见12年群总结),选择了智慧城市概念的数字政通、银江股份,荣之联也没有拿住。至今在科技股票上一无所获。所以、13年的新选股便成为了空缺。
说到这、现在大家已经看穿、黑熊是高手还是吹牛者?哈。。。有结论了吧。我不希望有人现拿我当高手了
我这个有些确是有意的误导、仅仅只是一个爱面子,喜欢吹下牛皮的人的举动而已,是善良无恶意的。
只是希望现在还没有给人带来误导和困扰。
但装出了“高手”的样子、有人便在博客留言、问股票何时买?唉、我知道的话,也不会这样总是套牢了、只有迪安一买便涨了,却只维持了底仓,不敢全力一搏。翰宇曾经套牢一年、才有利润。沃森又套牢一年多了,现在刚刚解套。如今、150019锐进又在套牢中!
还看不出我只是一个同样杯具的可怜投资者在艰难挣扎?所以、我只能说、你认为我是“高手”,并且确实在赚钱,只要你认为账户赚到的这点收益还可以的话,你只要看到我买了并套牢很多、便买的比我更加便宜、不已经远远超过我了吗?还问什么呢?直接在后面开老鼠仓啊。。。呵呵、总是看到我赚钱了,才来抬轿,这。。。
请问有哪一个优秀基金经理的账户可以让我看啊。。。
哪么、我做间接的老鼠仓一定是世上最牛的账户。
股市重要的是悟,而不是固守“高手”的经验和教条。
比如我自己名为黑熊,常用黑熊点低位买入吃鱼头。。。喜欢股票的不确定性最强的一个成长段。
但这理念却与后面的坚定持有抱牢股票明显有矛盾。
因为一个股票涨上3倍、五倍后,我是不会买入的、但为何自己播种的股票、发芽了,鱼头吃到了。涨上三倍、五倍,我为何还不卖出,要抱着持有至更高目标?也要吃鱼肉呢?
持有在忽略交易成本时便等同买入。这不是与自己的理念矛盾吗?
所以、只听我的建议,只在低位买入其实也是让我忽悠了!会错失一些现在已经涨了一倍、二倍、三倍,但后面却还有五倍、八倍的股票。甚至更高的涨幅的大牛股。毕竟、有时,你不可能一开始便发现得了所有的大牛,有的股,当你关注时,最低位置早已经过去。因此、教条地认为、涨了一倍以上而不买,便是学我黑熊。其实、我只是贪婪地在找次新股票的新标的建仓才这样。新股票、当然希望能够拿到全程。
如有我实在看好的股票、在错过最佳建仓时期后,我会用人工制造鱼头的办法,用超长时间慢慢建仓、集邮一样集筹码。我是不墨守成规的易变之人,在股市、我可能没有原则。你不要拿我说的话来赌我的嘴。我始终认为、不要偏执也不要非此即彼、灵活多变才适合股市。综合运用、这才是核心。只用到常识的地方、别去复杂化,需要用到更多研究和思考的地方,便不能够省略。我强调了黑熊买入法则、却并不影响我后面的长期持有。因为一直持有、在忽略交易成本时,实际上已经做了等同于高位还买的变通。因此、我总说要中庸。
巴菲特说炒股票只要有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便可以了,你要是真相信,便输了。有小学数学水平是可以炒好股票,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在大学多学了数理统计、概率、方法论便是毫无用处的。便是根本不需要的。多些武器在手、战斗中当然多些胜算。
所以、我这样中庸处理后,便不会让自己一直陷入寻找优质良种的这一个环节、一些已经发芽、确定性变强的股票、便一直持有下去,进入第二环节。不是全手都是在不确定中播种的股票,便增加了组合的稳定。比如、红日和汤臣这些、你当其二线蓝筹来看待了,也不为过。因为有了原来的汤臣涨的最好、仓位却一直没有升至最重仓的教训、现在我也用新资金在长线股票回调的第二、第三个局部买入点买入,但涨了后做点卖出操作、降低成本至跟原来成本一样的便继续持有筹码。
收益的困惑
从12年算、便是这个差劲的实验账户也有净值2.6了,还涨18%便很快冲击3年3倍。
复合收益45%左右,与我的目标26%相比、我还算满意。然而、雪球上、大V们500%的收益却又亮瞎我的眼。
这样、我应该是全力进攻、完全不防守,还是策略上,如元月所做、锁定常识中毕竟最终要回归的100倍市盈率以上的股票收益,得到绝对收益?我自己的账户没得纠结的,肯定是先冲了再说,能涨多高算多高,最后以进攻代替防守,以高收益对冲之后可能的下跌?而这种实验账户、哪一个策略更优?
进攻不防守、应了哪句话,发上等愿、得中等缘。先涨三倍、跌去一半也行啊。
因此、明天的利润在哪里呢?
“高手”其实便是准备充分点,在众多选择中、能够明确自己所选,且判断用的工具多一点吧。永远都是只有模糊的预期和策略,却不可能神一样的确定。装神的、必是假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