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为齐鲁大学旧址。
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根据华东高等学校调整方案,齐鲁大学被解体撤销,其原有各个学院分别并入专业相同的专门学院——神学院和国学研究所撤销,理学院中的生物、物理、化学三系并入山东师范学院(今为山东师范大学),药学系并入南京药学院(今为中国药科大学);文学院中的天算系并入南京大学,天文台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经济系与山东会计专科学校组建山东财经学院(后并入上海财经大学,今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均与该山东财经学院无关),文学院其他专业并入当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医学院与原来的山东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组建新的山东医学院(即后来的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与山东工业大学同时并入山东大学,今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齐大校园
齐鲁大学学校旧址即今天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包括校园以及齐鲁医院两部分。原正门位于济南市南新街2号,现医学院正门位于文化西路44号。现存建校时期的主要建筑包括校友门、柏根楼、考文楼、圣·保罗楼、葛罗神学院楼、号院和景蓝斋,以及齐鲁医院内的共和楼、求真楼、新兴楼、和平楼等,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的学校教学区南北轴线长达200多米,轴线最北端为办公楼麦柯密古楼(Administration Building),最南端为康穆礼拜堂(Kumler
Chapel),往南两侧依次有考文楼(Calvin Mateer Hall)与柏根楼(Bergen
Hall)相对、葛罗神学院(School of Theology)与奥古斯丁图书馆(Augustine
Library)相对,六栋建筑围合成长200米,宽100米的中心花园,八条卵石铺成的道路呈放射性布置,为西方园林式布局。校园内的主要道路均以两旁栽植的花木命名,由北向南为杏林路、槐荫路、丹枫路、松音路、青杨路、长柏路。
校园主体建筑由美国工程师佩利姆(G.H.
Perriam)设计,其平面布局为西方近代建筑形式,并采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手法、建筑符号,为集仿主义手法的代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建筑文化。
20世纪30年代老舍从英伦回国后,曾执教于齐鲁大学,并在教书之余写过不少关于济南风土人情的散文,在发表于《齐大月刊》上的《关于济南之六:齐大的校园》中曾这样描述:“齐大在济南的南关外,空气自然比城里的新鲜,这已得到成个公园的最要条件。花木多,又有了成个公园的资格。确是有许多人到那里玩,意思是拿它当作——非正式的公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