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在职校这三年(3)
(2013-07-23 10:47:30)
标签:
白天不懂夜的黑职校学生兴趣教育 |
职校的学生大多很压抑。有的压抑久了,已经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感受是怎么回事了,整个人木讷僵硬。更多的学生,则是逮个机会就爆发。不管能不能解决问题,先发泄一下心中的邪火再说。胆大的,通过墙上的脚印、砸碎的开关、踢破的门窗、甚至还有拧坏的监控摄像头告诉学校,他们过得很不爽。胆小一点的学生则是通过恶俗的打扮、粗鄙的口头禅、高声叫嚷、抽烟喝酒K歌等方式发泄过剩的荷尔蒙。
2012年2月24日
学校有规定,学生不许带手机进校园。但规定是规定,事实上不带手机的学生已经很少。法不责众,老师对这种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有的班主任有事找学生,坐在办公室里一个电话过去了。胆子大的学生,打电话里只回避两种人,一是挂着红色胸牌的值周教师,一是学生会检查人员。胆子更大一点的学生,玩手机的时候被查到了,或嬉皮笑脸,或振振有词,就是不把手机交出来。
中午,同事带了一个男生进来,模样挺老实的,据说玩手机时被学生会的人看到,他拒交。
同事话说了一堆话,这学生就是不交出手机。
同事有点火,大声问:“你想怎么办?”
学生一点不怵,同样大声地回答:“我不想交。”然后说,除非家长让他交,他才会把手机交出来。
同事打电话给家长,客气地把事情讲了一下,家长开始好像同意孩子把手机交出来,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同事的口气有些不客气了,再后来发了火,挂了电话,继续和学生吵。
学生质问班主任:“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带手机就是违纪,有什么可以质疑的;违纪就应该接受处罚,又有什么可以辩解的。看同事绕来绕去的,忍不住想好为人师,对同事说:“我先和他说两句吧。”
不想学生带着哭腔,应答得很干脆:“你又不是我老师,不用你说。”
同事也摆摆手。
学生继续冲着班主任嚷:“你什么态度,以为自己嗓门大就有道理啊!”然后责怪班主任刚才电话里对他爸爸不礼貌。
再吵,学生说:“我为什么要把手机交给你,我又不认识你。”同事是这学期接手他们班的,和学生不熟是真的,但说不认识,也太夸张了吧。
另一个同事也忍不住了,说你这个学生怎么这样呢,学生抹着泪冲着他吼了一句:“你又不是我爸,凭什么说我?”又说:“我对我爸就是这个态度,你们能不能对我公平一点?”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能不能对我公平一点?”
还好还好,我班上没有这样的学生。
没有礼貌,强词夺理,好像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身上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反抗精神。可是闲下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2012年5月份,12级新生入学。我在自己任课的一个班里作了一次小调查,询问学生最感兴趣的事和最讨厌的事,每人最多可以写三件事,统计结果如下:
2012年5月4日
最有兴趣的事情:有30人说是“吃零食”或“和朋友一起吃好吃的(或者玩)”,看小说的有20人,看电影或电视的有19人,听歌的有17人,喜欢上网或者玩游戏有24人,有12人说最喜欢睡觉了,有5个学生写的是看帅哥或泡妞。也有个别学生写的是:写书、旅游、画画、看路人的脸型与发型、学方言、跳街舞、打羽毛球。
最讨厌的事情:25人最怕烦,特别是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废话;21人讨厌做作业或背书,不想上课的有19人,讨厌学校规矩的7人,最烦睡觉被打扰的6人。比较特殊的几项是:打扫、等车、做家务、不守时、看新闻。
这和我在其他班得到的印象差不多,问学生最喜欢做的事,听到最多的就是“吃东西”和“聊天”。他们所说的小说,和老师一般理解的小说,也很少有交集。他们爱看的影视作品,基本是偶像剧。
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在职校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有的家长自己舍不得买手机或者用着一两百块钱的便宜机型,却给孩子买“苹果”;有学生不肯做值日,家长在电话里笑呵呵说:“老师啊,她在家也是一点活不干的。”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或旷课,两年下来,家长从来不主动打电话请假,每次去电提醒,总是客气地说“好的,我知道了”。去家访,做母亲的与老师在说话,当父亲的顾自看电视。至于电话里不说“你好”、“再见”就很平常了。
2012年2月16日
H进来,说昨天爸爸没有把被子送来,冷死了,要自己回家去拿。
昨天我给她爸爸打过电话,说今天给她送被子来的。
再打电话过去,H爸爸说,H上次返校时,被子已经收拾好了,自己没拿,他不高兴送,让她这周放学回家自己拿。H对我解释说这次东西太多,返校时拿不了,就没拿被子。
唉,开学前我就发短信通知家长多带点御寒衣物,昨天电话里H的爸爸说好给女儿送被子来的,怎么就又变卦了,小孩子过家家也比他们严肃一点吧。再说了,开学第二周了,一个中学生,还有那么多东西要带学校来?天气冷,不拿别的也得拿被子吧?不满归不满,总是于心不忍,允许她中午回家取被子。
刚想挂电话,她爸爸问上学期还有七百多钱什么时候可以退?倒,什么时候冒出这笔钱了。问他这是谁告诉他的信息,他说是女儿说的。问H,说是助学金卡上的钱,她把密码丢了,需要学校证明重设密码,她一直没办。
说完这事,这位父亲又问,老师,是不是交1800元块?我说,昨天我短信里不是告诉你交多少钱了吗?一共2650块。他说,学费是1800元。再倒,短信里我把学费1800元、住宿费600元、代管费250元一笔一笔告诉他了,看来以后不用告诉具体项目,直接告诉一个数字就可以了。
又问,是不是等H把那个单子带回来我再去银行交钱。他说的单子是上学期末《告家长书》里的缴费说明,家长按照上面说的去银行缴费,然后把银行出具的缴费小票带给班主任就可以了,不是非带着那个才能缴费,昨天电话里我已经解释过了。
又不是第一次缴学费,也不是家里没钱,一个做生意的人怎么连这么点事都整不明白。不过,一个从来不会在电话里对老师说“再见”的家长,有些事拎不清也属于正常吧。
别的学生都是开学前就去银行缴费,开学那天拿着银行回执单交班主任报到,就H一个,开学两周了,催了几次,每次都说“知道了”,到现在也没去缴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