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必要科普一下“鸿鹄”的“身份、历史及来龙去脉”

(2018-05-09 09:37:13)
标签:

随笔

文化

历史

杂谈

分类: 拙笔闲谈
http://s9/mw690/002cpfjdzy7kfbOyQys98&690

5月4日是中国知名学府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纪念日,来自44个国家地区的116所国际著名大学校长,以及中国130所大学校长和知名校友获邀参加。期间,北京大学校长发表演讲。

网络流传的一段据说是北大校庆现场的视频显示,林校长致词时显得有点紧张,约20分钟的致辞,多是照本宣科,但却多次出现口误.如将"鸿鹄(honghu)之志"读成"鸿浩之志",一时间引发网友的热议。

资料显示,现年63岁的林校长是山东高密人,1978年至1986年在北大化学系学习,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担任校长。

林校长频频读错字让北大的名号一时成为中国网路上的笑柄,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虽然第二天他就此事专门作了道歉,但仍难掩他内心的尴尬和网友对他的失望。正如他在道歉信里说的:“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有网友留言称,北大师生和北大校友心情很复杂……林XX ,真伟大,一夜成名毁北大。

也有网民调侃道:北大校长没有念错,所谓的红浩志,红色接班人浩大之志也。

也有网民将责任推到北大校长秘书的身上:“北大校长把鸿鹄志念成鸿浩志,我觉得主要责任在秘书:校长啥水平你心里没点数啊?非得给人准备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讲稿。” 

如此看来,引起中国知名学府当家人口误而导致笑话的那个字或那个词好像有点 “讨厌”, 但确实又很无辜,为防止“鸿鹄”再度躺枪,所以有必要科普一下“鸿鹄”的身份、历史及来龙去脉。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根据来源于山河小岁月等网络文章编辑整理的文字,或许以后就不会再出现类似林校长这样尴尬的事了。

http://s12/mw690/002cpfjdzy7kipMfG670b&690

我们最早知道鸿鹄志这个词,是中学课本里的那篇《陈涉世家》。陈胜同志作为我们无产阶级好兄弟,种田的时候说了一句豪言壮语:“苟富贵,无相忘”。意思是说,将来要是有了钱,别忘了兄弟啊!小伙伴说,哎呀你就是一种田的,怎么称得上富贵?

陈胜兄弟叹了一口气——“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就是说,燕子麻雀哪里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http://s6/mw690/002cpfjdzy7kfc6nbFP35&690

那么,问题来了,鸿鹄到底是啥鸟?为啥鸿鹄的志向就一定比燕子麻雀高呢?陈胜同学,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考虑过燕子麻雀的心态?有没有考虑过一千年之后会读这个词的领导的心态?

在分析鸿鹄是啥之前,我们可以无聊地先揣测一下,在陈胜同学的原句里,鸿鹄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两种鸟。何出此言呢?“燕雀”指的是燕子和麻雀,讲的是两种鸟。鸿鹄这个词拆开,我们会发现,“鸿”乃大雁,所谓“鸿雁来宾”是也。

“鹄”就有点复杂了,因为这是一个多音字(你们不要怪领导啦,这是一个多音字啊!),它有三个读音,分别借指三个不同的东西——

http://s9/bmiddle/002cpfjdzy7kgSwiKmcc8&690

《汉语大字典》

也就是说,“鹄”有可能是天鹅也有可能是鹤。

从陈胜的原句来看,这里的“鹄”应该是天鹅而不是仙鹤——因为仙鹤飞不高。

陈胜为什么要用大雁和天鹅来对比的燕子麻雀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人的观点李,大雁和天鹅飞得比燕子麻雀要高。就像南朝人丘迟《与陈伯之书》说的那样:“慕鸿鹄以高翔”。所以,大雁和天鹅的志向,燕子麻雀是不知道的。

有一年,《百家讲坛》曾经播出的《英雄项羽》,嘉宾老师把鸿鹄解释成了“苍鹰”,我记得还引起了一阵小小的争议。因为苍鹰是一种猛禽,虽然也飞得高而快,且会捕食动物,但它并不是天然高贵的鸟,而是需要经过驯养,可供驱使的工具,陈胜这样“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怎么会愿意比作苍鹰呢?

好了,鸿鹄,来自司马迁的报道,意思就是大雁和天鹅。

到了《说文解字》,问题来了:鸿,鹊也。鸿鹄、黄鹄也,从鸟告声。

怎么感觉,鸿鹄变成了一只黄色的喜鹊?

这当然是误解。原来,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鹄与鹤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或者黄鹤等。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黄鹤楼,指的是黄色的鹤吗?当然不是——文献记载,黄鹤楼因建址于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故名黄鹤楼。而根据考证,黄鹤楼最早当应是鸿鹄楼,昔人所乘的也不是黄色的鹤,而是一只白凤凰。

这不是随便说的哦,这是东汉蔡衡同学说的。《永乐大典》里引用了蔡衡同学的话:太史令蔡衡曰:凡像凤者有五色,多赤者凤,多青者鸾,多黄者鹓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鸿鹄!

你看,到了东汉,鸿鹄就是白凤凰了

没过几百年,到了三国,又出幺蛾子了。来自吴国的陆矾老师在他的生物学教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里这样解释:鸿鹄,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雁。

字面意思,就是比仙鹤大,味道和大雁差不多的……一种鸟?感觉又比较像天鹅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鸿鹄是天鹅,那么天鹅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叫做“天鹅”的呢?

从有限的考据(赶热点很累的)来看,李商隐同学的诗句“拔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很可能是较早提到天鹅的。

在这之后,“天鹅”派和“鸿鹄”派渐渐分别开来,如果要给他们一个标签,我们只能说,喜欢用“鸿鹄”的代表有:

鸿鹄一再高举——【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鸿鹄万里游——【唐】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鸿鹄谁言也倦飞——【宋】 苏辙 《再和十首》

莫论鸿鹄志安知——【明】吴宽 《春溪聚禽图》

http://s10/mw690/002cpfjdzy7kfclQQNrb9&690

 《海青击鹄图》

喜欢用“天鹅”的,看看代表吧:

追逐天鹅入云中——【清】乾隆 《海东青行》

别赐天鹅与野麕——【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侧将云鬓打天鹅——【明】徐渭 《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

讨论了半天,那鸿鹄到底是什么鸟呢?李时珍同学一言以蔽之,做了个总结:鸿鹄通称天鹅,羽毛白泽,其翔极高而善步,一举千里,展翅凌云。——《本草纲目•禽》

所以,下次领导读不出来,也许可以试着偷偷替换成“树立天鹅的志向”?

http://s10/bmiddle/002cpfjdzy7kgS6YOmde9&690

2018年5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