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 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表

(2011-03-21 19:20:06)
标签:

杂谈

超等学校低年级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数学 )学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表

学 

超等学校

学 

语文

年 

三年一班

 

年组成绩统计

在册数

132

参考数

132

平均分

66.8

总分

 

 

 

满分100

秀90-100

及格60-100

差生30分以下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0

 

15

 

98

 

11

 

97

15

 

在册数

36

参考数

36

平均分

72.14

总分

2597

 

各率

满分100

秀90-100

及格60-100

差生30分以下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

0

 

9

25

30

83.33

3

8.33

97

30

 

2

0

 

2

6.06

28

84.85

2

6.06

91

15

 

3

0

 

3

8.57

28

77.14

0

 

95

37

 

4

0

 

1

4.35

13

56.52

4

17.39

90

15

 

 

题型

 

描述

 

一基础知识

二基本技能

三综合运用

四解决问题

五拓展思维

 

试卷

特点

分析

这份试卷,卷首语及题目大标题充满人文关怀的字眼,缓解了学生解题的紧张心理,试卷通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拓展思维”五种形式,围绕学段教材的重点,并侧重本学期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于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能力等等。本次试卷命题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多样、灵活。

 

 

一)主要成绩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好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较好地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竖式计算、综合计算、正确率高。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从学生的选择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理解能力较强,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较牢固。

2、解决问题能力强

在本张试题中有5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部分试题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这部分试题中除第2、5小题较难外,其他基本上是教材上本学期所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的得分率很高,反映出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学生在解决动手操作的题目时,正确率比较高。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有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养成

据卷面失分情况结合学生平时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失分可归因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很好养成,从卷面的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忘记做题,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有的学生的计算方法过程都是正确的,但却由于进位或退位时多1或少1而出错,据测查后学生对卷面的改正,基本能自己改对。再如解决问题的第5小题“你想买哪些球”有的同学理解不是很清楚,写出来的并不是正确的答案等。因此,学生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有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有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如:①、在第一填空题中“填适当的单位”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将小强的身高填成132千克或132米,将一头猪重150千克填成150克。说明这些学生对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这些单位的表象。②、第五题第1小题观察立体图形从侧面看的形状。有不少学生选的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等。

3、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失分较多,有些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1、加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学校内部、校校之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构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数学模式。《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明确地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应把评价的重心由关注学生解题结果转移到关注学生的解题策略上来。在肯定学生个性方法、带给学生成功感受的同时,认真分析学生不同的解题策略,并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看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2、夯实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从点滴入手,全面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建立学生的“知识档案”,采用分层教学,力求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进行补缺补漏,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通过单元的整理练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游戏,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口算,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强调估算的必要性,再次教给验算的方法,督促学生进行验算。防止学生的验算写在本子上装样子。

 

3)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如何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从试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务必加以剖析、研究寻找改进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教学质量,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题目的数量关系,弄清题目、结构及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把数学关系转化为数学表示式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异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

 

3、关注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教师在平日的练习中,应结合具体的题目,加强阅读理解,重视题意分析,通过作业及测试及时了解、反馈学生的错误,经常性的进行改错练习,发挥典型错误的指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注重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总之,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积极地学习与利用新教材、合理有效的开发教材资源,有助于把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识到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及课改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理念,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