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NGO:Give Kids The World Village

(2012-08-11 02:36:52)
标签:

美国

社工

ngo

非营利性组织

非政府组织

分类: 社工

 

"If you have come here to help me, you are wasting your time. But if you have come because your liberation is bound up with mine, then we can work together."

                                                                                                                                                           - quote from a Maori woman

 

 

    上期看到郭晓牧老师谈中外NGO,想到了自己在美国做志愿者的经历。美国高校一般在三月份有一周的春假。2011年的三月春假,我通过学校学生活动办公室的Alternative Break项目,和一群美国学生一起做了一星期的志愿者。这个项目是由带薪的学生职员培训出若干学生领队,在春假、寒假或暑假带领报名的志愿者到美国境内甚至境外(巴拿马之类的)去做一周志愿者。申请过程漫长,又是笔试又是面试,大部分志愿者还得为路费和食宿费自掏腰包(少数可申到奖学金),不过依然火爆。而且学校的老师和职工也可以报名一起参加!笔试是申请表筛选,当然少不了为什么想参加,凭什么你入选等大众问题。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是评论一句引言(见本文开头),字数有限的情况下还是有点难答。面试是两个学生领队对我提问,她们可以问自己想问的任何问题,所以有的问题十分怪。每个报名者要将自己想参加的志愿项目排顺序。我的第一志愿是Florida的露营小组,但那个两个女领队觉得我是外国人,不了解美国的露营文化。我确实没参加过美国式露营,更不知道他们露营的传统食品和游戏。于是,我被调剂到了第二志愿:Florida的Kissimmee。2010年10月成功申请到资格后几乎每周都要见面开会,或是相互认识,或是讨论行程,或是熟悉机构,各种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出发前。当时我在国际学生办公室做社工实习,我的实习督导为了鼓励我,还亲自做了募捐盒放在我们的办公室筹款。虽然最后只筹了不到一百美金,但还是让我感动的偷偷躲起来哭了一阵。

 

    那是一个叫做Give Kids The World (GKTW) Village的地方。Village的起源关于一个叫做Amy的美国小女孩。身患绝症的她,最后的愿望是去一次迪斯尼。可她家很穷,负担不起一家人去趟迪斯尼的花销,而且治病还要花大笔钱。一个好心的男人知道了这件事,四处奔波想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故事的最后,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他终于安排好了一切,可惜时间到了,Amy死了。于是他决心要建立起一个梦幻之所,尽力为所有的绝症儿童实现心愿。世界各地的绝症儿童(18岁以下)都可以报名来这里度假。根据我看到的统计数据,中国也曾有几名儿童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都可以免费在Village吃住一星期并得到Florida主题公园的免费门票(奥兰多迪斯尼、海洋公园和环球影城等)。在这里,长期呆在医院病房的小朋友们可以像别的普通孩子一样玩耍。因做化疗而光头发的孩子们不用担心旁人的眼光,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而长期照顾绝症患儿而身心俱疲的家长们也可以得到难得的放松和休息。说到梦幻,这个地方真是用尽了所有的心思来让孩子们相信自己在一个小小的童话王国。简直就是另一个迪士尼!但不同的是迪士尼的城堡酒店很贵,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可以住在一个从内到外都装饰成小城堡的卡通造型的别墅里。

 

    出于对参与者隐私保护和安全考虑,志愿者们都不允许和孩子们拍照,也不允许询问病情相关的问题。我们在的那个星期,有天晚上是夏日圣诞节,几乎和真的圣诞节一模一样!有人穿着圣诞老人和圣诞夫人的衣服,大家可以排队和他们合影,有造雪机一直吹雪花出来,还有王子、公主、雪花小姐、各种动物和著名的卡通人物。有的走路,也有的是坐着夜光车上出来对大家招手,大家就着音乐一起唱歌跳舞。最初我并未明白这对这些孩子意味着什么。后来我们志愿组里一个以前得过绝症曾作为参与者到过这里的美国女生告诉我,因为有的孩子根本活不到今年的圣诞节,所以这其实是他们家人和他一起的最后一个圣诞。最后,有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地方,叫做星星城堡。从外面看是一座城堡,而里面主要就是铺天盖地的一颗颗小星星。每个到GKTW的小朋友都得到一颗星星,而另外还有一颗可以放在这个城堡里写着自己的名字和到访的日期。在我们参观的时候,不断有return的家长、孩子回来想找到他们当初的星星。有幸在离开这里之后痊愈的,他们回来感谢这里曾给他们的一切:快乐、平等、希望、支持、鼓励和爱。但据介绍,几乎其中有一半的小星星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其中有些return的人只有家长,身边再没有了孩子的陪伴。他们说,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但回来看着孩子当初镶上去的星星,还能记起当时和孩子在一起最后的快乐美好的回忆。对于有些贫穷的家庭,这是他们这一生唯一一次的全家旅行,也是最后一次了。

 http://s2/middle/781d0d0bgc6edae1bbb41&690Kids The World Village" TITLE="美国的NGO:Give Kids The World Village" />

 

    不得不说,想做好NGO或NPO 必须得有钱,而美国在这方面真的做得很好。GKTW的幕后第一支持者就是全球头号主题乐园迪斯尼,还有连锁超市大亨沃尔玛。他们也特别会利用志愿者,尤其是时间和热情都相对充裕的大学生。我们在的那个星期,有来自全美各大高校的成百上千名大学生在那里做志愿。全职员工也很少,主要靠各种长短期志愿者,但就算是一次性志愿者,也给予完善的培训。另外,美国的大学生做志愿的积极性好足。当然,这跟高校所发挥的平台和倡导作用也密不可分。但所有的费用真是一丁点儿也不报销,园区内只有零食和水没正餐,完全不安排住宿。想当年我在北京给乐施会当实习生,不仅包食宿还起码报销交通、给点生活补贴呢。园区的志愿活动日程安排也不紧,说是一周,其实我们平均每天也就工作四小时左右。这充分满足了美国学生的爱玩心理,我们利用剩下的时间去了Disney和Coco Beach。

 

    最后说说志愿者到底干些什么。其实,是给旧桌椅刷油漆,在食堂里叠抹布,在泳池派对上打饭。可以说基本没啥技术含量,跟小时候学雷锋日上街去擦护栏是同一个难度级别的,让我恍惚回到了小学时代。刚开始我难免失望,社工学生当然希望自己助人的行为有些度,不管是高度、深度还是难度。但园区负责人给我们算账,我们做的这些事请人来做一小时要多少钱,我们这么多小时的服务给他们省了多少钱,而这笔工资是他们开不出的。这样一说,我心里对价值又有了新的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也不能免俗的习惯性拿学历考虑问题。哪个研究生不会想:我读完大学本科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撅着屁股跪在地上刷油漆的。涂油漆的工作,蓝领工人比我干得更好,杀鸡焉用牛刀?但由于国情不同,在美国请个蓝领工人花费实在不低。我们在每晚的交流会上也会讨论:今天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一晚在领队精心布置的烛光下,我说,我老是希望找到一个地方能运用我所学的东西。不过,真正有价值的事不一定是你想为别人做的,比如和绝症儿童的安慰和鼓励性聊天。他们早就听腻了,根本不想谈论那些。别人需要的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比如翻新桌椅。实际上GKTW每年都会对桌椅进行三次重新涂漆。这些东西是在他们来到Village的时候,第一个对他们说“欢迎”的,虽然是无声的。如果我们去一个宾馆,桌椅破破烂烂,我们作何感想?之前我没想过这么多。但有个孩子真的对工作人员说,这是我坐过的最好的一把椅子!因为她家压根就没几把椅子,而且还非破即旧。据我观察,别的学校的工种也大同小异,都是倒垃圾啊扫树叶。不过我没听到哪怕一句怨言,当然,大家还是很羡慕那些戴假发穿华服扮公主王子游行给小朋友看的志愿者!

 

    志愿工作有头有尾,回来之后学校举办了最后的晚餐(其实只有免费饮料和甜点啦)。每个组派代表发言,有的哭有的笑。配上音乐和幻灯片,就好像你跟随他们一起去了世界的那些角落。那种感觉很奇妙,你能感觉到你和世界真的相连了,感觉到你为世界做了些小得不得了却真正脚踏实地的事。而且你不是孤独的,有那么多充满热情的志同道合之士就在你身边。社工系的同学还办了志愿归来演讲会,更多的探究的是:你学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而不是你给予了什么。这让我思绪万千。我说,我学到的是为人父母之辛苦,尤其是重症患儿的父母!他们走到哪儿都要带着巨大背包的东西,以备患儿的不时之需。他们时刻担惊受怕失去孩子的那种精神压力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我演讲结束,台下一位听我们演讲的教授过来对我说:“你说你小时候也身患重病,但直到今天你才意识到你父母到底为你的健康付出和牺牲了什么。我觉得你应该告诉你的妈妈你的感受,对她说声谢谢。”她拍拍我的手,就转身匆匆离去了。美国的课是好,美国的老师也好,但再精彩的lecture也难以像夕阳下的这些短短的话一样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个永恒的温度。那一刻,她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授,而我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学生,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东西。

 

    文章之尾,放一张难以不让人心生触动的图,是我从那儿回来后依然心潮难平在他们的公益网上商店买的一本书的封面。寄来的时候,她们在订单上画了个笑脸,手写上了一个大大的“Thank YOU!”不是所有光头的小女孩都愿意脱下自己长期戴的帽子,可GKTW给了她们勇气并用行动告诉她们:你也可以是公主,就像所有别的小朋友一样!

 

http://s4/middle/781d0d0bgc6edb35f6e43&690Kids The World Village" TITLE="美国的NGO:Give Kids The World Village" />

(www.gktw.org Give Kids The World 机构的网址,如果您对它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

 

【原创作品】:有偿使用请联系作者 无偿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保护作者版权捍卫劳动成果 尊重个人意愿 谢谢!

 

热烈欢迎各界社工同仁发表看法,交流合作,互通有无。

本文刊登于青翼《社工》2011年12月 第三期 总第十二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