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些人呐,一看见台风就激动,整天就想搞个大新闻粗来,尤其又是被渲染成绝世美颜的台风,感觉不转都对不住看脸的中国人。但你们转载的时候就不能上点心啊,瞧瞧这标题起的:高颜值17级超强台风清明后将影响xx(xx请自行替换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还有更厉害的,你们感受一下:65年来最强!超强台风“美莎克”或袭闽粤。你们随随便便拟个标题不要紧,围观的小伙伴们被生生吓尿了好么?这两天,这条假新闻已经刷爆了福建、广东沿海小伙伴的微信圈,你说,还能不能让预报猿们愉快地工作了?呐,今天我就抽空来梳理一下,看这条假新闻是如何生成演变的,同时也告诉大家获取台风信息的正确姿势。
首先来说说台风“美莎克”,今年第4号台风,名字洋气,出生在3月28日,打出生后就飞速成长。3月31日14时,中央气象台将它的强度定在60米/秒,也就是17级,按照台风强度等级划分,属于超强台风级别。所以说,17级超强台风这个说法是没错,但是,注意,但是,台风的强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媒体工作者,希望你们以后在转载台风新闻时要注意,台风强度是有时间限定的,不是说昨天台风17级,今天就还是17级,你转两天前的新闻,一定要核实台风现在、目前、当下的强度,任何脱离时间点说台风强度都是耍流氓,你们津津乐道的17级台风其实维持了不到一天就减弱了。到今天08时,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台风强度哪里查,此处植入硬广:台风网
http://typhoon.weather.gov.cn/
http://ww4/large/781c1bd7gw1eqtirtryiqj20sh0gwq60.jpg好,台风到17级了,那后面影响我国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说到微博上有一个很可爱的气象账号@中国气象爱好者
打理这个账号的是一群非常有激情,对气象也无比热爱的小盆友们,他们当中据说有不少人是中学生或大学生,所以说小盆友,也不为过吧,咳咳(倚老卖老ing)。首先要说,他们对气象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见解是大大超出普通公众的水准,甚至不亚于我们专业预报员,他们在微博上的很多讨论也有参考价值,但考虑其特殊性,他们发表的有些内容其实并不适合媒体传播,容易引发公众误会。比如3月31日他们发的这条微博。
这条微博打眼瞧去没啥问题,但有几点值得商榷。一味地追求极值是否合适,“美莎克”强不强?强!尤其冠上1951年以来北半球3月份的最强台风的名号,瞬间高大上了有木有?为了严谨和准确,爱好者加了北半球、3月份等不少定语限定,但是到了媒体的手里大笔一挥就变成了“65年来最强台风!”
第二,给出一周后的影响预报是否合适?气象部门一直都会说,天气预报时间越临近准确率越高,一周后的预报其实只具备参考意义,尤其这次的“美莎克”作为淡季的超强台风存在很大的预报不确定性,所以气象部门是不会给出这么长时效的预报。回到这条微博,虽然强调了影响我国时,台风强度会大幅减弱,利大于弊,可媒体和公众哪管那么多,先看到17级,还最强台风,后面又看到了影响闽粤台,wk,一连起来“17级台风会影响我国!”
接下来就是@新浪厦门 看到了爱好者这条微博,非(zi)常( zuo)迅( cong)速(
ming)的加了一条标题发了出去。然后就粗大事了。。。
再然后,福建、厦门、福州当地的营销账号统统无脑转发了这条微博,后面广东地区的微博也纷纷介入,微博上的信息被发酵,所有曾经被台风影响过的地区都不约而同地抢着被17级台风虐,大家也真的很拼!随便找几个截屏,你们感受一下。
再后面的事情,你们也该猜到了,谣言多半源于微博,但兴盛于朋友圈,估计谁也没想到一条小小的微博,一条嫁接的标题,居然也能搞到公众恐慌,气象台接采访接到手软,预报猿都很奇怪,明明离得八竿子远,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鬼样子。最后还是提醒大家一句,气象部门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有预报不准给您添麻烦的时候,但最权威的天气预报信息还是请从正规的气象部门获取,真正有天气灾害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不管您。
最后,非常感谢这两天奋斗在辟谣一线的小伙伴们,你们提供了很多信息,也感谢你们对萌台的信任,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