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2013-08-16 20:59:07)
标签:

阿拉斯加

旷野

冰川

野生动物

自驾

分类: 北美洲

http://s14/mw690/781816e3tx6Cv7qj2Kp2d&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巴罗之行已经实现了跨越北极圈,但毕竟感觉上不如陆路跨越来得真切,不“脚踏实地”的走一遭就还是感觉有些缺憾,所以事先就安排了二次北上跨越北极圈之行。在阿拉斯加走陆路跨越北极圈只能走道顿公路(Dalton Highway)即阿拉斯加州11号公路,而这条穿越阿拉斯加北部布鲁克斯山脉Brooks Range和北极坡(North Slope)的公路全部是土路和碎石路,路况极差,而且少有人烟,担心路有不测,我们便放弃了自驾,先从费尔班克斯乘机飞往北极圈以北大约80公里的寇德福特(Coldfoot),再乘旅游公司的中巴一路向南穿过北极圈返回费尔班克斯,这是我们在阿拉斯加唯一一次放弃自驾乘车。下图红点处是我们的出发地费尔班克斯,6号位置是我们飞机的降落地寇德福特,5号位置是北极圈,3号位置是育空河,2号标注的是道顿公路,它一路向北延伸直至北冰洋边的阿拉斯加大油田所在地普拉德霍贝(Prudhoe Bay),而1号位置则是道顿公路的起点利文格,这几个地点我们都先后走过了。

http://s15/mw690/781816e3tx6BJi7fGmq8e&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


 

   从巴罗返回费尔班克斯的第二天又奔机场,再次乘机北飞。算起来这是我们在阿拉斯加的第四次登机,这次还算不错,毕竟还有个类似候机厅的小房子,实际上是我们预定飞机的阿拉斯加北部旅游公司的游客接待处。

 


 http://s10/mw690/781816e3tx6Bq5T4wJ319&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
   这里共有十几位游客候机,登机前依游客的身高、体重、性别分成两组,在我们前面的第一组准备起飞了,我们乘坐的也是这样的小飞机,也就能坐七、八位客人。
http://s8/mw690/781816e3tx6Bq5ToQaH77&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3
   飞离费尔班克斯上空,但见茫茫绿野上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如画的原野色彩绚丽,全无荒芜的感觉,难以想象这里距北极圈已经不远了。

http://s3/mw690/781816e3tx6Bq5XOMTwb2&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4


http://s9/mw690/781816e3tx6Bq5Y8gOs58&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P5

http://s3/mw690/781816e3tx6Bq5YoLho52&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6


http://s4/mw690/781816e3tx6Bq5YSbNVb3&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7

   寇德福特(Coldfoot)的停机坪,其实也就是荒野上铺就的一小块平地。远方的山峦就是巍峨的布鲁克斯山脉,它是北极圈内的最高山脉,主峰高近3000米,在道顿公路通车前它是令想进入北极苔原的探险者望而却步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看过去的是山脉的南麓,可以看到大部分覆盖着森林,据说这里是地球上树木能够存活的最北端,山脉北麓便是不见树木的北极苔原,就是我们在去巴罗的飞机上看到的广袤无垠、延绵直至北冰洋的那片荒原。

http://s6/mw690/781816e3tx6BHy8IKkBd5&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8
   北极之门国家公园(Gates of the Arctic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位于阿拉斯加北极圈内,是全球第二大的国家公园(39460平方公里)。由于公园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公园内又没有公路和游客服务设施,所以人烟罕至,完全原生态的山峰、河谷连绵不断,随便走到一处拍下一张照片,很可能就是第一次进入人类的镜头的风光。寇德福特距公园东部边界只有几公里,附近有一个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设立的游客中心。据介绍公园处处给人惊喜,景色多样、美不胜收,是少有的摄影宝地,可惜事先没有安排,这样难得的机会只好喝杯咖啡擦肩而过了,或许这份遗憾正是下次重返的理由。
http://s15/mw690/781816e3tx6Bq6h5MUm8e&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9
   游客中心门前旗杆上飘动的是美国国旗和阿拉斯加州旗。


http://s9/mw690/781816e3tx6Bq6swbLWc8&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0

   离开北极之门国家公园游客中心,驱车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阿拉斯加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道顿公路北极圈标记牌。

 



http://s1/mw690/781816e3tx6Bq6IeOnS20&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1
   旅游公司还安排了一个走过北极圈的仪式,巴士司机兼导游在地上铺上一块小红毯,上面画有一条白线,代表那就是北纬66.33度线,小伙子还一本正经的在一旁吹号伴奏。也算走过红地毯了,有伴奏,有相机快门的咔咔声,也终于有了跨越北极圈的真切感觉。

http://s1/mw690/781816e3tx6Bq6Sz1hCd0&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2

   走过红地毯后从导游手中接过了跨越北极圈纪念证书,就像是获奖了。

http://s3/mw690/781816e3tx6BJ9HxgQy42&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3
   标记牌后面布鲁克斯山脉依稀可见,黑云杉森林郁郁葱葱。
http://s13/mw690/781816e3tx6Bq6XJSTWec&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4

   在这里的路边卫生间旁,我们与捷克一家人第三次不期而遇。这三次相遇都是在有说头的地方,第一次是在麦金利峰上空,第二次是在北冰洋之滨的巴罗,这一次是在北极圈旁,之后的第四次相遇则是在著名的育空河边。这次我们已经如同老相识相谈并合影。他们可真不简单,与我们一样前一天挺晚才回到费尔班克斯,休息一晚就又自驾三百多公里跑到了北极圈,而且恐怕往返陆佰多公里都是那位女士一人开车,而且还带着两位老人,比我们厉害多了,精神可嘉可佩。

http://s14/mw690/781816e3tx6BJcZbT1X0d&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5

   不远处清晰可见一片棕色山坡,那是自然原因导致的森林大火后被烧焦的树木,这种景象一路上见到不少。
http://s4/mw690/781816e3tx6BJd0VISD43&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6
  路边小憩,这是旅游公司给我们配备的中巴。我们一行七位同机同车,其中两位结伴而行的加拿大老妇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位六十多,一位七十多,她们从加拿大自驾,经过加拿大道森(Dawson Creek),沿着著名的阿拉斯加公路一路开到费尔班克斯,算起来往返要五、六千公里,而且经常要风餐露宿,一路上基本是睡自带的帐篷,那位年长者以类似方式走过世界几大州的很多地方。据她们介绍阿拉斯加公路有一段比较艰险,路边风光很美,很多旅游者选择这条路线,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走的公路,看来我们做出了正确选择。
http://s7/mw690/781816e3tx6Bq71OddI26&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7 

   道顿公路的一些路段景色也不错。
http://s12/mw690/781816e3tx6Bq73uggr9b&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8

   离开北极圈不远,导游带我们踏上路边的原野,让我们体味一下在北极荒野行走的感觉。
http://s11/mw690/781816e3tx6Bq73Ms5Qaa&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19 

   黑色的土地上有很好的植被覆盖,爬满低矮的草和稀稀拉拉的荆棘,踩上去有些松软。

http://s11/mw690/781816e3tx6BNTtccMG4a&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0

   地上有很多小洞,按导游的指点把手伸进小洞试探了一下。

http://s10/mw690/781816e3tx6BUbs0ieta9&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1

   大约一小臂深便能触到水,导游介绍这里地下基本都是这种状况,或许也是由于地处永久冻土带,地表水不易下渗的原因吧。
http://s16/mw690/781816e3tx6Bq795hf16f&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2 

   有一项工程奇迹就是在这样的地质状况下完成的,这就是著名的阿拉斯加输油管道。自1950年代以来勘探人员一直在阿拉斯加北部各处探油,终于在1968年在阿拉斯加北端北冰洋边的普拉德霍湾发现了北美最大的油田,原始可采储量在80亿吨以上,石油开采后,如何运往内地成为一大难题。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修建一条贯穿阿拉斯加南北的输油管线,将原油输送到阿拉斯加南海岸的不冻港瓦尔迪兹。阿拉斯加输油管是世界上第一条深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全长1286公里。阿拉斯加寒冷的气候,以及山脉、河流、永冻层等复杂的地理环境,给修建管道带来极大的挑战,有近一半管道需架空兴建,以防止冻土融化而产生的位移。管道全线采取集中控制,有完善的抗震和管线保护措施,除了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措施外,还采用了两项独特技术。一是在管道支架上安装热交换器,对流散热,以防原油热力经垂直支架传到地下,融化冻土导致管道沉降损坏管道。热交换器使用的是冰点更低的氨液循环,也保证了管道在严寒状态下的正常运转。二是管道在地面成“之”字形敷设,由于管道在地面比在地下更容易移动,这种设计为管道横向和纵向移动保留了空间。另外,输油管道也采取了有效的防震措施,从而抵御了数次地震,包括2002年的里氏7.9级地震。 输油管为单管设计,直径 1.22米,距地面大约有3米,1974年3月开工,1977年5月完工,耗资80亿美元。自此阿拉斯加便成为仅次于德克萨斯州的美国原油产地。输油管道自投入使用以来,已输送了超过150亿桶原油。据未经证实的传闻,其中的略质原油由于炼油污染严重便都出口中国了,高能耗且资源短缺,难免受人欺啊。

http://s15/mw690/781816e3tx6Bq7hQgns7e&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3 

   支架顶端的两个圆柱便是热交换器。


http://s2/mw690/781816e3tx6Bq7hvMwpd1&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4

   导游在向我们介绍输油管工程。

 


http://s6/mw690/781816e3tx6Bq7pgm6V35&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5

   接下来的路况不好,开了将近3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北极圈以南将近100公里的育空河畔。育空河(Yukon River)是阿拉斯加最长的河流,北美第三大河,也是地球上最北的河流。它发源于加拿大境内的落基山脉西麓,横贯育空高原,向西北流经阿拉斯加注入白令海,全长3185公里,因发源于育空地区而得名。在1896年至1903年间的淘金年代,阿拉斯加极其闭塞,育空河就成为淘金者进入金矿地区和运输的主要途径。在阿拉斯加的育空河流域留下了太多淘金冒险者的足迹和尸骨,杰克伦敦笔下许多流传后世的动人故事都发生在育空河畔。我也是通过杰克伦敦的小说对育空河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想走近它的冲动,现在我终于站在了育空河苍凉的河岸,触摸了它刺骨的流水,听到了它恒古的涛声,看到了它奔向天际的身影。
http://s9/mw690/781816e3tx6Bq7vfwaQb8&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6

   跨过育空河的道顿公路大桥。
http://s10/mw690/781816e3tx6Bq7LS4CBc9&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7

   在想象中育空河流经地区会是一片蛮荒景象。实则不然,河边山坡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http://s3/mw690/781816e3tx6BR7KZ9Pc62&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8 

   河边随处可见色彩鲜艳的野草和野花。http://s3/mw690/781816e3tx6BR0O8d6q62&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29


http://s6/mw690/781816e3tx6BR0OrLIF95&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30

http://s15/mw690/781816e3tx6Bq7TwvdY6e&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31


http://s6/mw690/781816e3tx6Bq7TPA2N35&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32 

   告别育空河继续南行,再回首望一眼,此时已是晚上八点来钟,又是阴雨天,天色有些昏暗,否则应是一幅多美的画面。
http://s10/mw690/781816e3tx6Bq7T67jj29&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33

   又开了大约两个来小时,来到了道顿公路的起始地--利文格。利文格小镇附近有一个过往游客大都会歇歇脚的小店,店名挺贴切,叫野树林,装饰风格也很融入周边环境,店内很温馨,吃了些甜点,歇了一气。后面的路况就很好了,我们在这个温馨小店结束了探访北极圈和育空河的旅程。此刻既有对过去一天旅程的留念,又有对未来一天旅程的期待,我们即将循着当年的淘金冒险之路直奔加拿大的道森。


http://s1/mw690/781816e3tx6Bq85vmy4f0&690育空河" TITLE="【穿越阿拉斯加】(六­)北极圈 育空河" /> P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赏莲­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