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春晓》里,遇见不一样的春天

(2025-06-25 13:37:45)
分类: 随笔

 在《春晓》里,遇见不一样的春天

教培智班的孩子们学《春晓》,总让我想起一个画面:有人站在花园里,指着满园春色说多美啊,而我的孩子们,有的在低头闻一朵花,有的伸手接飘落的花瓣,有的只是安静地站着,感受风吹过发梢——他们的春天,各有各的打开方式。

自闭症的小雯会反复按压玩具鸟的开关,让啾啾声填满整个教室,这时我会蹲下来和她一起听:这就是处处闻啼鸟呀!多重障碍的小菡无法跟读,但当我把沾着雨水的树叶贴在她手背上时,她突然咯咯笑起来——那是他的夜来风雨声。无语言的婷婷,每次看到的图卡就眼睛发亮,用力拍打沟通板,仿佛在说:看,我找到了!

古诗于他们,不是平仄韵律,而是一扇窗。能力强的孩子能跟着念完整句,弱些的记住一个字,更弱的或许只记住了课堂上的花香。但那又如何呢?教育本就不是流水线,而像诗里那场不知落下多少的春雨——我们看不见每一滴雨去了哪里,但总有一些,会悄悄渗进泥土里。

下课铃响时,重度智障的小翔突然伸手摸了摸我课件上的花瓣贴纸。这个从未开口说话的孩子,用指尖完成了一次属于他的古诗鉴赏。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他们学不会《春晓》,而是我们需要学会看见,千万种解读春天的方式。

 

【培智古诗教学小记】

1.     分层目标要明确:能说的跟读诗句,无语言的指认图片"""",多重障碍的用触觉感知春天(摸花瓣、听雨声)

2.     把诗句变"":自闭症孩子需要具象化体验,带他们摇树枝感受"花落知多少",用奥尔夫音乐律动模仿"处处闻啼鸟"

3.     每个反应都珍贵:重度孩子触摸到"春雨"教具时眨眨眼,那就是他们的"春晓"

4.     留白也重要:不必强求完整背诵,一节课能记住""字或一个意象,就是播种成功

(教学就像诗中那场夜雨,看似了无痕迹,其实悄悄滋养着每颗特别的种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