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二节课是培一班的生活语文课,和往常一样,我拿着准备好的教学工具往教室走。“这是我画的,我画的彩色小花好看。”“这是我画的小汽车,最好看!”还没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储诚*、王浩*两个人争论的声音。
我放下篮子,让大家安安静静坐好。点名问好后,被大家欲言又止的样子所感动到,想着“通过一年的练习,同学们的课堂常规培养得很有成效,也知道了老师不让说话时不能抢着发言“。这些孩子的进步真的只有我们特教老师自己知道,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行为常规稍有起色就会让我们欣喜不已。
看着大家是不是脑袋往后张望的样子,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上午第一节课班主任张老师带大家张贴了班级板报,大家正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原计划语文小天地四这节口语交际课的主题是‘成长的一年’,看到今天同学们的“兴趣点”,我连忙打开希沃手机连屏,说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评一评我们自己的画好不好?”同时板书了课题“我喜欢的画”。
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与说话和书面语言学习的结合。在生活实践中要注重拓宽生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课程的整合,既注重现实生活的需求,又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关注生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生活语文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要依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环境,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社区资源和现代化信息资源,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
只要再努力一点点,惊喜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