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5年秋,是为听障、智障、孤独症儿童少年提供学前康复、九年级义务教育的多功能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230余人,教职员工5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14642平方米,其中大课间活动场地5688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十多亩;学校环境优美,教育教学及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各类专业功能室设备先进。学校是“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二届学陈师陈先进集体”,是安庆市“扶残助教先进集体”、“安庆市平安校园”,是潜山市“办学水平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潜山市平安校园”,是“安徽省听障、智障、孤独症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是“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机构”,还是“安徽省特奥运动会训练基地”。办学水平先进,办学成果卓著。
2016年学校特奥运动场建设工程竣工,学校以此为契机,结合特教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始编排“潜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大课间活动”。此次大课间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韵律操环节,以《火车来了》、《快乐的一天开始了》、《因为有爱》和《课间十分钟》四首歌为主题,分为四个部分。活动开始时各班学生排成一列火车,由老师带领入场。音乐“火车来了”节奏感强,富有游戏性,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入场,也表示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开始快乐的生活。第二个部分“快乐的一天开始了”,在欢快的音乐里进行集体锻炼活动。第三部分是分班活动。特教学校是个更有爱的地方,各班在老师带领下,在校歌“因为有爱”声中感受运动快乐,感受阳光,感受爱。虽然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但他们应该和别的孩子一样享受课间十分钟,第四部分在“课间十分钟”的音乐下做韵律活动,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健康成长,享受课间十分钟的快乐!韵律操无论是音乐的选择,还是动作的编排都契合残障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促进残障儿童身心体能一体化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大手牵小手健步走环节。由家长、老师牵着孩子们的手在音乐中以班级为方阵的形式慢步行走。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组分组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发展其运动特长。整个大课间活动由全体教师和陪读家长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具体活动时间安排在每个上课日的上午第二节下课与第三节上课之间,含“活动准备、结束休整”共约30分钟。
学校此次大课间活动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中小学课间操模式,以儿歌为亮点开启学生身体节奏,以校歌为音符牵起家人、老师和孩子们的手,让特教的孩子们走到阳光下,与阳光为伴,为明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享受运动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