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属于破产企业的财产可以主张取回么?如何主张?

(2024-06-14 11:30:38)
标签:

破产

破产重组

破产清算

分类: 公司

导言:解散—清算—注销登记是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必经之路,是市场主体完整生命的最后一环。然而,部分市场主体因内部治理机制失灵或资不抵债等原因无法通过或等不到通过自行清算走完最后一公里。此时,由司法机关等第三方介入的强制清算及破产程序(含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就成了相关利益主体最后的选择和救济方式。

基于此,星瀚微法苑特别设立「星说破产」专栏,聚焦前述机制,由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的破产管理人团队结合实务经验,以问答形式对相关程序的常见疑问作出解答,旨在协助市场主体合规退出市场或重获新生,助力债权人追回债权、投资人顺利退出,各利益主体通过参与司法程序实现自身权益最大化

破产取回权,是指对于破产企业(下称“债务人”)占有的不属于企业自身的财产,对应权利人有权在破产程序中向接管了债务人财产的管理人主张取回,其实质是权利人向管理人主张返还特定物的物权请求权。破产取回权的设置是为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实操中需同时避免因行使不当出现权利人通过取回权突破统一受偿的情形,本文将重点对如何行使破产取回权进行讨论和介绍。

如何行使破产取回权?

行权前提

行使破产取回权的前提是权利人对特定物享有物权,包括所有权和用益物权,即该特定物归属于权利人。如果权利人在行权前标的物已经毁损灭失的,此时权利人主张取回物品的请求已经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权利救济,比如以对其因此产生的损失申报债权,或者要求取回因标的物损失债务人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代偿物等补偿。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权利人行使取回权时如果未依法向管理人支付相关的加工费、保管费、托运费、委托费、代销费等费用的,管理人可以拒绝其取回相关财产。也就是说,权利人需要先行支付管理人因保管、处置该标的物产生的相关费用,才能拿回特定物。实践中,对于权利人是否需要支付上述费用也视债务人占有该特定物的原因区分处理,如果债务人是有权占有和善意占有(如无因管理等)的,权利人需要先行支付合理费用;如果债务人属于恶意占有的,一般不支持管理人要求权利人支付上述费用的请求,债务人需要无条件返还权利人的财产。

行权方式

权利人行使破产取回权的无需参加债权申报,由权利人直接向管理人主张,如果管理人不认可的,则权利人可以将债务人列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取回权确认之诉。

行权时间

权利人需要在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或和解协议、重整计划草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之前向管理人主张取回,上述期限后主张取回相关财产的,权利人需要承担延迟行使取回权增加的相关费用。

特殊情形下如何行使破产取回权?

原物毁损、灭失的

情形

处理方案

原物毁损灭失但债务人因此获得保险金、赔偿金或代偿物,且:

1、上述补偿尚未交付给债务人;

2、代偿物虽已交付给债务人但能与债务人财产进行区分的

偿行为

权利人可主张取回因该特定物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代偿物等补偿

原物毁损灭失但债务人因此获得保险金、赔偿金或代偿物,且:

1. 保险金、赔偿金已经交付给债务人;

2. 代偿物已经交付给债务人且不能与债务人财产进行区分的;

3. 上述补偿不足以弥补权利人损失的

权利人可就其财产损失申报债权:

1、财产毁损、灭失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前的,该债权作为普通破产债权

2、财产毁损、灭失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的,因管理人或相关人员执行职务损害了权利人权利的,该债权作为共益债务

原物毁损灭失且债务人未因此获得保险金、赔偿金或代偿物等补偿的

不易保管的财产

对于债务人占有的权属不清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财产或者不及时变现价值将严重贬损的财产,管理人可以及时变价并提存变价款,有关权利人可就该变价款行使取回权。

财物被违法转让的

情形

处理方案

第三人构成善意取得


权利人已无法取回财产,但可就其财产损失申报债权:

1、转让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前的,该债权作为普通破产债权

2、转让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的,因管理人或相关人员执行职务损害了权利人权利的,该债权作为共益债务

第三人不构成善意取得,但已向债务人支付转让价款的

权利人可依法追回转让财产,对于第三人因已经支付对价产生的债务,第三人可就其损失申报债权:

1、转让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前的,该债权作为普通破产债权

2、转让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的,该债权作为共益债务

文:破产管理人团队

本文为星瀚原创,如需转载请先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