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室》:你猜中了开头,却不知结尾
(2016-11-02 16:21:06)
标签:
文化娱乐情感 |
分类: 影视评论 |
《育婴室》:你猜中了开头,却不知结尾
文/十三幺
提起国产恐怖片,我们想到的第一个字基本就是:烂!
这一点对于新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恐怖类型片而言,算得上最为真诚的、最为犀利的评论语了,因为大多数国产恐怖片既玩不了恐怖,又玩不了深沉,既表达不了人性最深处的劣根性,也建构不了跌宕起伏的惊悚故事和真实的音效与视觉空间,甚至,一眼就被人识破,从而沦落到1-2星(评分)的阵营。
相比而言,日本、泰国的恐怖类型片的发展就要成熟很多,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和泰国分别凭借着《午夜凶铃》和《鬼妻》占据了东亚恐怖电影的市场。特别是《鬼妻》的出现,让泰国进入到了新近恐怖片时代。而到了2004年《恶魔的艺术》和《鬼影》的出现,奠定了泰国恐怖片的叙事母题:女性崇拜、生灵与自然崇拜、因果轮回。在这一母题下,泰国恐怖片的终极探索,是“人本身的一种偿还”。
被誉为泰国“鬼王”的导演皮查农·塔玛杰拉也深受浓郁的传统“母题”的影响。2016年,皮查农·塔玛杰拉推出了电影《育婴室》。该片是继《鬼三惊》、《卡到阴》、《招魂》后,皮查农·塔玛杰拉之后,再次涉足“鬼”的故事,也是迄今为止他首部与中国合作的恐怖片。在电影中,皮查农·塔玛杰拉以“因果轮回”为母题,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末军混战时期,嗜食人肉的故事。
该片的出现,还是给国产惊悚电影敲了一记警钟,恐怖到底如何玩,又如何能突破审查制度。当然,这种突破与警钟,是有限的,并非是一击重锤。就拿影片片尾的漫画一段来说,它其实是隐含了电影《育婴室》真正的故事,但就是因为审查制度的原因,它做了妥协,而是以漫画的暴力代替了血腥的惨了。如此说来,电影《育婴室》的结局,就发生了变化。
从片尾的一系列漫画可以看出,导演皮查农·塔玛杰拉从“鬼”的恐怖回归到了“人”的恐怖。这也符合泰国的恐怖类型叙事方法。洪水来临前,村子里的人开始转移。在村长的建议下,蒙少晖(朱一龙饰)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先行登船,再回去拯救儿子蒙少晖。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母亲的这一举动,在蒙少晖的心理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以为母亲不爱自己,以为妹妹夺去了母亲对自己的爱。于是,在他的生活里,产生了“邪念”——从母亲手里抢夺妹妹,并把她扔下滔滔不绝的洪流之中。当然,这也就交代了蒙少晖去古宅找回记忆的原因。
其实,类似的场景,在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中也有出现。徐帆饰演了母亲,在灾难后,决定先救儿子,还是女儿的行为,让女儿一直不愿原谅母亲。
只不过,电影《育婴室》中的蒙少晖与母亲,与妹妹的关系,更深层次地触摸到了人性,因为它以“同室操戈”、“泯灭人性”的方式,来传递相互残杀。这种“残杀”,是极其残忍的,让人不寒而栗。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就是未成年犯罪。导演皮查农·塔玛杰拉是精明的,记录了一个未成年,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又是如何一步步找回最初的人性。对此,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何这个结局成为了漫画,成为了不能公开的秘密。
开始,发展,高潮,结尾,这是故事的方式,而如果将其置于人呢?它又会变成什么样的?我不得而知。但是,从电影《育婴室》中,让我看到了人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失了爱,人可能就是毁灭性的,对于自我,对于他人。
那么如此说来,影片最终从恐怖中呼吁的,便是爱。这也是电影的另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