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019-10-31 08:24:19)
标签:

文化

分类: 成语解释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两句话,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话。很多人的家里、很多大厅都制成横幅悬挂。此语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中的“澹”通“淡”,即淡薄;“泊”是恬静。“淡泊”是恬淡寡欲的意思。“明志”是确立远大志向。“宁静”是安定清静。“致远”是达到深远的境地。这段话合起来的意思是:一个有品德修养的人是这样做的,以心静来修养自身,以俭朴来培养美德。不清心寡欲就无法确立远大志向,不心情宁静就无法达到深远的境地。由此可知诸葛亮用这样一段话教育儿子,是在向儿子强调:清心寡欲在品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儿子如能以“淡泊”,“宁静”修身养德,那么做任何工作能洁身自好。由于“淡泊”“宁静”可作为修身养德的手段,“明志”“致远”可作为修养的目的。因此后来人就从中摘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两句话或其中的一句话用来指导自己如何修身养德。有的人也用这两句话教育后代。如晋朝凉武昭王就以诸葛亮《诫子书》教育自己的儿子,说:“近可以师,何必远也。”(见《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意思是说《诫子书》就可以作你的老师,供你学习,不必到远的地方去求师。此外,这“近可师也,何必远也”这句话,也具有成语的性质。此语中的“近”与“师”后来指的范围很广,意思是:在人们的“近”处,是已经有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或值得戒惕的地方,学习好的榜样或找反面教员,不必到远处去找。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你只要好好观察一下周围,其理自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