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失大”与“为之于未有”的“为”都是“为了”吗?
(2018-10-26 23:16:0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成语解释 |
不是。“为小失大”的“为”是为了。全语的意思是:为了不值得认真的小事而耽误了大事,也指为了贪图小利反而遭受巨大的损失。用例为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儿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为之于未有”的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在它没有发生时。用例为《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六·程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治理国家,重要的在她未发生混乱时)。”这是程振劝谏太子引用的老子语。只读老子的这两句话,似乎觉得不合理。如把老子说这两句话的同时还说的其他话也读了,这两句话就好懂了。在所引的这两句话的前面,老子说的话是:“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后面说的话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有很多,仅这前后的话就够了:前面说的是:一切事物在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容易解决;万物当其脆弱的时候,容易粉碎它;当其还微小时,容易打散它。任何事物都有“安”和“危”两个方面,只有居安思危,进行预防,才能保持安宁。由此可知,所引的这两句话指的是:如果进行预防,那么就可做到。再看后面的话:几个人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苗儿到枝长起来的;九层高的台子,是用一锹一锹的土垒起来的;走出去一千里地,也是从第一步开始的。这些话说明事情的发生,是有由弱到强的过程的。在它刚一发生的时候,你就注意到了,就解决了,也是可以做到引文的那两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