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018-01-18 17:39:2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成语解释 |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句话因为是人们常用的古语,所以解释的方法有不同:一种解释为“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一半。”这种解释是把语中的“于”视为比较,相当于“比”。走完百里的人为何比走完九十里的人少了一半呢?是因为有一半人走到九十里了,但最后这十里地走不下去了,坚持不了了,退出了走路,只有一半人坚持走完一百里,所以少了一半。所以《战国策·秦策五》有这样的话:“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也就是说:最后这十里地的末路难走。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要走一百里地的人,走到九十里的地方才算走了一半。这样说也可以表示出“末路之难也”。这两种说法引用人甚多,都是用来表示:做事越接近成功越难,越要认真对待。也有人用此语勉励人做事要坚持到底,不松劲。用例为请侯方域《答张天如书》:“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西铭必有以处此。”此中的“西铭”是书篇名,在这里借指张溥。“西铭必有以处此”指张溥必定按照“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