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018-01-18 17:39:25)
标签:

文化

分类: 成语解释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句话因为是人们常用的古语,所以解释的方法有不同:一种解释为“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一半。”这种解释是把语中的“于”视为比较,相当于“比”。走完百里的人为何比走完九十里的人少了一半呢?是因为有一半人走到九十里了,但最后这十里地走不下去了,坚持不了了,退出了走路,只有一半人坚持走完一百里,所以少了一半。所以《战国策·秦策五》有这样的话:“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也就是说:最后这十里地的末路难走。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要走一百里地的人,走到九十里的地方才算走了一半。这样说也可以表示出“末路之难也”。这两种说法引用人甚多,都是用来表示:做事越接近成功越难,越要认真对待。也有人用此语勉励人做事要坚持到底,不松劲。用例为请侯方域《答张天如书》:“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西铭必有以处此。”此中的“西铭”是书篇名,在这里借指张溥。“西铭必有以处此”指张溥必定按照“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勉励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