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2017-08-10 14:59:47)
标签:

文化

分类: 成语解释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语出《左传·宣公二年》:“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晋灵公无道始终不改。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很讨厌他,就派遣鉏麑去刺杀赵盾。一天清早,赵盾卧室的门已经开了。他穿得整整齐齐准备上朝。可是时间尚早。赵盾就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叹气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人啊!我杀了百姓的主人,就是不忠;可是我没有做到听从君主的命令,又是不信。这两条哪一条我也不能违反,不如死了吧!’于是撞槐树而死)。”“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即由文中节出,作为成语,为许多史书所引用。如《南齐书·列传第二·文惠太子》载:少傅王俭回答文惠太子问话即引用了此语,用此语赞扬那些非常敬业的人。此中的“恭敬”乃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恭敬”。有看过京剧《赵氏孤儿》者会发现:《赵氏孤儿》中派遣鉏麑者是谄媚晋灵公的奸臣屠岸贾。另一情节是:鉏麑去刺杀的时间是深夜。赵盾正在院中焚香祈祷国泰民安,从而感动了鉏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