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水不漏”与“知一万毕”同义吗?
(2016-07-14 15:27: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成语解释 |
不同义。“置水不漏”是“说理严密,无漏洞可寻”的意思。如《朱子语类·一百一十四》:“今有学者在某门者,其于考理非不精当,说得来置水不漏,直是理会得好。然所为却颠倒错谬,全然与所知者相反(如今有一位学者他是出身于某一门派的。这位学者在考察事理方面并非不精确恰当,讲说起来也非常严密,无漏洞可寻,真是领会得深刻。可是他做起来却是错误百出,全然与他所说的那一套相反)。”此中的“置水不漏”即是。“知一万毕”语出《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顺通于道而万事皆有所成,无贪欲心而鬼神都会信服)。”“知一万毕”即由文中提炼而出,指“对事物知其本源即所谓一,则末节无所不知,也就是理解本质,万事尽通”。用例为南朝梁《文心雕龙·章句》:“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通篇灿烂,是由于各章没有瑕疵;全章完美,是由于各句没有毛病;整句光洁,是由于每个词用得准确。这正如草木的根茎扶正了,他的末梢跟着就会端正。基数第一个数目字知道了,其他千万个数目字就完全可以依次数出来一样)。”
前一篇:“志同道合”同“气同则从”吗?
后一篇:“德不孤,必有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