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2016-07-12 16:28:0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成语解释 |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语出《诗经·大雅·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出言总会有回应,施德总能得还报,朋友要惠顾,百姓子弟都爱护。子子孙孙要承接,万民没有不顺从)。”“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即由诗中节出,原意是大臣们“对施政好坏会得到百姓怎样的回报”的认识,后来汉宣帝在追赏张安世兄张贺的诏书中引用了此语(《汉书·张汤传》),用来说明如果在上位者说话办事能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为百姓着想,那么百姓对在上位者的话一定能应答听从,对在上位者所施的恩惠也一定会报答。由于此语比较准确地说明了“在上位者应该怎样对待老百姓”,所以《汉书·王莽传上》《后汉书·宦者列传·孙程》都进行了引用。
后一篇:“志同道合”同“气同则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