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教而诛”谓之虐?
(2016-01-22 15:36:3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成语解释 |
“不教而诛”语出《论语·述而》:“子张曰:‘何谓四恶?’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子章说:‘什么是四种恶政?’孔子说:‘不进行教育就杀戮叫做残虐,不事先告诫就要求取得成功叫做暴戾,起先懈怠而突然又限期峻急叫做贼害,都是应当给人家的财物而舍不得拿出去叫做小家子气。’)”“不教而诛”即由文中节出,作为成语指事先不给讲明道理,一出错或犯法就给与惩处或处死。这是孔子批评治理政事的“四恶”之一。《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问话时就引用了孔子的这些话。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也进行了引用,是这样说的:“唯念究系远人(外国人)从前尚未知有此严禁,今与明申约法,不忍不教而诛。”
前一篇:“哀而不伤”是赞美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