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察言观色”还是“察颜观色”?
(2015-04-20 17:42:0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成语解释 |
是“察言观色”不是“察颜观色”。“察言观色”语出《论语·颜渊》:“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说的是:孔子有个学生叫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有一次,子张问孔子:“读书的人怎样做才可以叫做通达呢?”孔子反问他:“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回答道:“做官的时候一定有名望,在家里的时候也要有名望。”孔子说:“这仅仅是有名声,还不能说是通达。怎样才算是通达呢?品质应该是正直的。遇事讲道理,又善于分析别人的讲话,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当官的时候必然事事通达,在家里的时候也必然事事通达。如果自己常以仁人自居而不加怀疑,那么他做官的时候,一定会骗取名声,在家里的时候也一定会骗取名声。”“察言观色”即由文中节出,指观察言语和脸色,以推测别人的心思。之所以说“察颜观色”不对,是因为“颜”与“色”均指脸色,重复了。用例为《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已觉了八九分。”
前一篇:“米珠薪桂”是指铺张浪费吗?
后一篇:“细大不捐”是形容人小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