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弹而亡”为什么用“饮”?

(2015-02-05 16:29:37)
标签:

文化

分类: 成语解释

         “饮”是会意字。从食从欠会意。甲骨文则象一个人张口伸舌就坛子饮酒之状。本义为“喝”。如《仪礼·公食礼》:“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此中的“饮”即是。“饮鸩止渴”的“饮”亦是。“饮”由“喝”又引申指“心里含着”、“含忍”。如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此中的“饮”即是。这句话原指“因无力反抗迫害而死,只能把仇恨和痛苦藏在心里。”从这句引文里还提炼出一个词——饮恨,用这个词表现“含忍着恨”。如说“饮恨而死”即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死,是心里还忍含着恨事而死。由“心里含着”又引申指“没入”“隐没”。如《论衡·儒增》:“养由基见寝石,以为兕也,射之,矢饮羽(大力士养由基看见一块在地上放倒的大石以为是犀牛一类的野兽就放箭射石,结果把箭射进大石连箭上的羽毛都没入大石了,可见射力之大)。”此中的“饮”即是。“饮弹而亡”的“饮”亦同此中的“饮”。“饮弹而亡”就是“子弹没入自己的身体而死”。子弹又不是液体,为什么用“饮”呢?这涉及前面提到过的那一“饮”的“含忍”义项。也就是“含忍着尚未表达出来的事。”由此可知“饮弹自尽”指的不是一般的死,而是“含忍着什么恨事或尚未表达出来的事而死”的意思。基于“饮弹”有“含忍着什么事而死”的意思,因此“饮弹而亡”“饮弹自尽”不应随便用于一切用枪自杀的人。如盗匪因拒捕而自杀就不能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