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话的62是什么意思?

(2014-06-06 17:34:53)
标签:

文化

历史

杭州话

杭州

玩笑

分类: 杭州话

http://s16/mw690/002cg9p3ty6JsS0iPHV9f&690

62”最初相当文雅,文化人用来不带脏字地讥人,“数字‘62’只不过是后来以讹传讹的谐音化罢了。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簏(音)儿’,就是古人用竹编的盒子,最常见的是用来装书。它最早见于二十四史中的《晋书》第六十一卷《刘柳传》。书中写道:“(刘柳为仆射,傅迪为右丞相)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也。’”

  “书簏”就用来形容一人读书读很多却无所用。严重点说,数落一个人脑袋空空,愚笨。后来,“簏”这个词,在《新唐书·李德裕传》、明话本《三言二拍》中都出现过。“书簏”内部是空的,渐渐地,空这个意义又为“簏儿”添了几种意思,形容人办事稀里糊涂,形容人说话不靠谱,近代还用来形容人落魄。

  有记载的书中出现的“簏”字,都不带“儿”话音,“儿”话音是从北方传入杭州的。南宋建都杭州,达官贵人、绅士巨商大量涌入。北方官话,随之进入杭州。北方话在杭州话上留下了不少痕迹,最常见的就是“儿”话音。“加个‘儿’字,可以读得更响亮。北方话里的‘儿’一般加在词后缀,到了杭州话里,还演变出了加在词中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