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前教育博士数学启蒙绘本 |
分类: 故事绘本(‧‧)nnn |
前言
学语言、数学还是艺术,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相当的潜质,没有"天赋"不好,学不了一说。只要引导得法,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数学学习,包括思维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相辅相成。学龄前,应该注重孩子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多点感性认识,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
教具
数学符号很抽象,但数量关系很感性很具体。在生活中教,效果比较好。孩子两三岁时,我常在她吃坚果的时候,让她点数,再来点简单的加减。有段时间每天过天桥就数台阶。吃奶酪(圆盒装的三角奶酪,一盒八块,数起来很直观)的时候,顺便教点分数。一盒有八粒,告诉她每块是八分之一。剩下五块,她很快就明白是八分之五。切瓜果、分蛋糕和月饼时,都可以教孩子分数。孩子上的蒙氏幼儿园,数学教得不错。孩子快四岁时,有一两个月每天狂数数、算数。大冬天睡在被子里,还伸出手来比划。用十个手指头,也能算清楚二十以内的加法。老师的引导真有效!孩子学什么都快,比成人好教。最好是让她玩着玩着,就学会了。蒙氏数学教具环环相扣,从算术到几何,培养数学思维非常好,有点小贵(一套几百吧),需要家长自己先学会如何教。有钱有精力,可以考虑送孩子上早教机构(东方爱婴和爱尔贝之类的机构都有)的蒙氏数学课,通常一年左右,孩子可以操作教具,完成加减乘除计算。蒙氏教具很直观,孩子通过操作,自己领悟到各种逻辑关系,这方面的投资,长期来看非常值得!有套叫卡尔数学的教具,价格不贵,也是通过操作、游戏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能力,需要家长陪孩子一起玩,卓越和淘宝有卖。还有家长用扑克牌,让孩子区分不同花色的牌,排序,比大小,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几乎没有成本。
书籍推荐
按年龄分段,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色彩鲜艳,内容有趣,很有吸引力。
《阶梯数学》销量比较大,买过3岁和4岁的,还行。同类书中,我觉得多湖辉的《新头脑开发系列》和kumon的游戏书更好用。kumon 游戏书是北美公文公司出版的,卓越网有卖。在广州购书中心卖原版书的New Page,见过手工、数学和英语方面的kumon游戏书,价格比较高。此类书还包括《我的第一本数学启蒙书》,《奇迹幼儿数学》,《七个小矮人学校阶梯游戏丛书》,以及《罗吉狗》。如果再泛一点,培养逻辑思维的话,德国引进的逻辑狗挺好,按年龄分段,从3岁到小学高年级都有,我家宝宝很喜欢,上淘宝淘的,优点是生动有趣,又很系统。和同是德国引进的《3岁智力开发》,《4岁智力拓展》和《5岁智力升级》风格接近。还有以色列的诺卫门。都需要家长带孩子一起玩,比较一下,精选一两套即可。总结一下,制造业发达的德国、俄国和日韩,在少儿科普书和逻辑训练方面都很有一套。看看人家的少儿书,就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育方面的基础打得很牢。
故事类适合幼儿的,有套韩国引进,获得国际大奖的《数学绘本》(全套36册),适合4-8岁的儿童,内容不错。之后有一套韩国引进的《从小爱数学》(全套40册)。书评不错,我收了一套,给孩子讲,她还挺喜欢,接受程度很高。这两套都有很多册,价格小贵,《数学绘本》故事性强,内容简单一些。有兴趣的话,建议去书店看看实物,比较之后再做决定。论坛里很受欢迎的《MATHSTART数学启蒙》应该也属此列,如果是原版的,还可以做英语启蒙,作用更多一些。近期出版的安野光雅的《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是更加纯粹的图画书。概念呈现得很清晰,便于孩子理解。
小学生和中学生,普遍有兴趣看的是一套漫画书:《幻想数学大战》,出了四辑,每辑五册。内容很广泛。这套书以漫画为主,数学是其中的点缀。可以说是把数学的炮弹裹上了漫画的糖衣,孩子接受程度很高。但有部分家长,比较介意孩子看漫画可能会不欣赏。文字比较多,适合三四年级及以上学生看的有李毓佩出的系列书籍。还有一套引进的《可怕的科学之经典数学》(老版有9册,新出了12册的套装),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看。《奥德赛数学大冒险》(共四册)故事有趣,图文并茂,印刷精良,很不错的说,适合小学二年级到初二的学生阅读。这类书籍很有趣味性,会让孩子喜欢数学,不再视数学为畏途。有一套《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数学系列》(全27册),内容跨度比较大。本套丛书获了不少奖。丛书作者名家荟萃,包括华罗庚、数学院士和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我个人觉得因为深浅难度相差太大,有些比较深的内容,到中学之后才有机会学到,不适合初学阶段接触。可以挑一两本看看。
游戏
几何需要空间想象力,孩子从小多玩拼图和积木,还有玩水玩沙玩泥巴,有助于感知不同的形体和空间。小时候积木之类的东东,玩得多玩得少,到学几何,甚至是大学的机械制图或画法几何的时候会看出明显差异。再往前推,从孩子初生开始,注意大脑前庭觉的发育,对于培养空间感很重要。大一点的孩子,能走路的尽量少放在童车里,成人可以用不同姿势抱孩子,有助于孩子感受空间变化。玩摇马,秋千和儿童游乐场的很多器械都能促进前庭觉发育。会走路的孩子练习攀爬,溜冰,骑车,玩滑板能增进身体的平衡能力。到了上学的阶段,孩子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写反字等等也和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不足,大脑发育不完善密切相关。所谓功夫在诗外,孩子的发育是个整体,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相互促进。孩子的玩耍和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说男生数理好一点(特别是到了初高中)的话,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们活泼好动,各方面的常识和体验相对丰富。
学数学,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过,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数学概念是基础。抓住关键期,适时引导会有不错的成效。除了数学思维外,孩子的计算能力也可以较快提高,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数学思维的发展相互促进,不能割裂,更不是对立的关系。提醒大家,数学培养逻辑思维,孩子最好均衡发展,综合能力更强。数学能力突出的学生(甚至有学龄前孩子学到解方程),共同特点是专注力好,阅读量大,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鲜有理解能力平平,数学能力超强的。除了智力方面,还要注意让孩子多些生活体验、多玩游戏,在音乐、舞蹈和绘画中培养感受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