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班族须知:关于个税减负的5个要点

(2018-06-20 16:33:57)
标签:

个税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出台


OK。如果你从来不靠工资生活,那么此文请忽略。但若非如此,请认真看下去,说不定对你有蛮大的帮助。


——————————————

1、现在的个税起征点怎么来的?


目前,个税起征点(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这个起征点是2011年确定的。


1980年,个税起征点首次确定为800元/月。后历经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3500元。


——————————————

2、现在的平均工资实际情况如何?


在2011年调整之后,个税起征点距今已近7年未再进行上调。同时,平均工资却在不断上涨。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月平均工资为6193元。


当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上述“平均工资”存在着地理上的巨大差异。总体而言,东南沿海高于西北内陆,一线城市高于其它地区。所以,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享受了“被平均工资”。


——————————————

3、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


也许还有不少人不清楚个税到底怎么计算的,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应纳税所得额,而后便可简单求得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这个“速算扣除数”。它是什么?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


所以,速算扣除数就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基本上,我们目前计算个人纳税额可以参照下图表格所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ae9MfI70C9UWvlH8ObAVh0bze5CqYGibzUbBlYYwCVyRBcmsrDX4HCKVCf666O48zJKbgJzlCF7zOvbhTcNTJg/640?wx_fmt=jpeg


——————————————

4、这次调整的几个要点是什么?


根据财政部权威解释,这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有如下几个显著变化:


一是明确引入了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并将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这一判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标准,由现行的是否满1年调整为是否满183天。


这一条,和普通上班族关系不大,基本上大家可以忽略。


二是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


什么意思?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将应税所得分为11类,实行不同征税办法。未来则会合并4个同类项,应税所得分为8类。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居民个人按年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同时,适当简并应税所得分类,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调整为“经营所得”,不再保留“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该项所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并入综合所得或者经营所得。


对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类征税方式,按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三是调整税率结构。


这一点非常重要,各位可以参照自己的情况,对照上一个表格算一算——


综合所得税率结构调整: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具体是: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大概就是如下图的意思,但是未来应该是按年计算总额,均摊到每个月去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ae9MfI70C9UWvlH8ObAVh0bze5CqYGibNURJLQb4QCL9H4mS9ibYhkgc3Mnsg49MtiapGXsWHqYjx9HGdFk04h0w/640?wx_fmt=jpeg


经营所得税率结构调整。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为基础,保持5%至35%的5级税率不变,适当调整各档税率的级距,其中最高档税率级距下限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四是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这就是所谓提高“起征点”自3500元到5000元了。


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


五是设立专项附加扣除。


草案在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


这里,请注意“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的表述。个人认为这后面或许还有更多更关键的考虑,也许跟房产税有关。但这一点,得单独开专帖来说明了。


六是增加了反避税条款。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超高收入的个人和家庭了,一般上班族不存在这样甜蜜的烦恼不是吗?


——————————————

5、你能减轻多少税负?


如此看来,你能少交多少个税呢?


如个税免征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考虑月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不变,则个人起码将少缴纳个税45元,即(5000﹣3500)×3%。但涉及到个人,得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


新的计算方法应该是: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新增的可抵扣费用(房贷利息、房租等)50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高低,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高低,决定了应纳税额的高低。总的来看,因为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交完社保后应纳税收入在8000-38000之间的个人所得税少交纳的金额看上去少蛮多。


换言之,此次个税调整,可视作对中等收入阶层的一大心理宽慰。对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