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饭行情,就这么OVER了?

(2016-07-28 17:38:14)
标签:

财经

股票



    截至28日收盘,沪指报2994.32点,涨幅0.08%,深成指报10396.31点,跌幅0.09%,创业板报2139.74点,跌幅0.73%。成交量明显萎缩,沪市成交2176亿元,深市成交3396亿元,两市共成交5572亿元。

    7月只剩最后一个交易日了,“吃饭行情”就这么OVER了吗?这件事,我是这么看的:

    首先,A股短期深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7日暴跌和28日的企稳,护盘侠出手的痕迹都是很明显的,指标股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证金公司不退出的决定已经公开,国家队没有交出筹码撤退的意思。而在消息面上,央企改革的具体举措和意见逐步出台。落实这些举措和意见,需要资本市场的正面配合而非负面影响。场内有证金国家队护盘,场外有央国企去产能嗷嗷嗷待哺,里应外合之下,不可能让崩盘式的溃败发生。

    其次,27日的暴跌,是因为多重利空的压迫效应。在一根大阴线跌破多重短线支撑位之后,确实有短期修复的需要。“资产泡沫”的存在由来已久,而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及的主题,重点是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上。光揪着“抑制资产泡沫”不放,根本是市场心理的一种选择性强化,刻意放大这一不利因素。事实上,楼市的泡沫,远甚于股市的泡沫。当市场心理恢复正常之后,对待“抑制泡沫”这一要求的看法将更为客观。

    再者,从市场存量的水平来看,资金大幅逃离的现象并未出现。7月以来,两融余额一直稳定在8500亿至8800亿的水平,不多不少。只是增量资金的预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由于7月下旬出现的关于银行理财政策将做调整,以及券商资管通道受控制的各种传闻,市场原本积极乐观的资金面判断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无风险利率水平逐步下降,投资渠道越来越窄的前提下,股市作为百姓理财的传统渠道,始终还是有其吸引力的。

    窃以为,“去杠杆”在A股市场是个伪命题。为什么?全社会的钞票都多得没有地方可去,哪有单单抑制A股杠杆的道理呢?不信,各位可以看看下面这张截图:
吃饭行情,就这么OVER了?

    你可以称其为“配资死灰复燃”,但这种“复燃”,恰恰代表了增量资金入场的冲动——那些在包括实业投资领域找不到利润的资金,在其它领域兜过一圈之后,除了回到股市来又能去哪里呢?正因为他们也看准了股灾再度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才敢把钱放进来不是吗?

    7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若有机会,我必买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