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斯拉败走麦城?

(2015-02-13 08:45:03)
标签:

股票

    一年过去,A股市场里曾经红火非常的特斯拉概念板块,而今迎来了集体沉沦。
    极客造车的旋风是从2013年席卷全球的,而A股市场的跟风炒作于2014年2月间特斯拉电动汽车登陆香港时达到一个顶点,金瑞科技、南都电源、比亚迪、长信科技……一大批与特斯拉或远或近的个股瞬间被推上神坛。此时回望来路,却是向下陡坡。
    硅谷的蝴蝶翅膀扇出的飓风总是能够迅速吹胀A股的概念泡沫。略微梳理一番,便会发现与特斯拉相关的20余只概念股业务范畴涵盖从汽车到锂电池到稀土永磁到触摸屏到充电桩等各个方面,想象力基本源自于两大可能性:其一是能够进入特斯拉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其二是特斯拉国产化可将本土相关企业纳入其生产体系。然而,正如你所见到的,想象中的美好情境并未发生。
    2014年全球油价暴跌,市场对于新能源车的需求增速显著放缓,这当然影响到了特斯拉原本蓬勃的野心。具体到中国市场,特斯拉则面临着更多尴尬。在去年4月间特斯拉正式进入内地市场时,马斯克曾表示: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基于长远打算,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也属必然。为了启动大规模生产,特斯拉甚至还在2013年底向松下订购了大批锂电子汽车电池。
    随之而来的,却是特斯拉在内地争取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失败,与电力部门关于其充电桩发展的谈判毫无进展,销售数据持续疲软等消息。最近的新闻则是: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市场总监(CMO)金俊一周前已经从特斯拉离职,这可能与业绩不佳有关。上个月,特斯拉在中国卖出大约120辆汽车,远低于公司的目标。
    或者说,在经历全球能源市场剧烈动荡的同时,特斯拉在中国更是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虽然其执行的是所谓全球统一售价,但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内地的价格依旧超过70万元,同等价格水平线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豪车”品种非常丰富。而对于北美地区车主来说只需要在自家车库或后院稍加改造便能安装的特斯拉专用充电桩,在内地却必须是别墅级的居住环境才能实现。想一想而今的房价——如此一来,它只能是沦为富人玩具,短期内根本无法普及。
    在特斯拉入华之初,包括雷军、李学凌等在内的一众互联网圈的大佬们鼎力支持,确实为其后续销售奠定了口碑基础,其似有可能成为车市爆款。然而随着时间的演进,无论是车辆本身还是互联网环境以及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开始逐步暴露,譬如广州便踢爆过充电桩效率极低的问题,北方地区则传出了车辆电池寒冷天气下续航能力衰减的问题。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口碑营销确实能在瞬间令品牌逼格暴涨,反之也能让它坠入尘埃。老百姓买不起,富人玩腻了……特斯拉必然陷入沉沦。
    当然,听说有上海某IT公司的老板豪掷数千万团购了30余辆特斯拉发给手下员工作为年终奖,若是这样的土豪再多一些,特斯拉的日子应该能够好过许多罢。可倘若我是这30余人之一,心里一定是要犯嘀咕的——与其发车,不如折现。对于那些还在青年公寓里与人合租的屌丝程序员来说,一辆必须在公司楼下才可以充电的价值70多万元的大玩具到底有多大意义呢?不如拿这钱交首付去青浦买套小房了。特斯拉想要在中国争得几许未来,仅凭一群土豪是不够的。而那些在泡沫破裂之后低位徘徊的特斯拉概念股们,早就该扔掉幻想、面对现实了。
    第一回合已经结束,故事名叫:特斯拉败走麦城。(慕容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