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创反弹新高的行情中你赚到钱了么?
是日市场可谓多头完胜。大盘高开高走,持续上行,不仅轻松突破2450点,而且再创反弹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2473.67点,涨55.50点,涨幅2.30%,成交2452亿元;深成指报8410.22点,涨175.35点,涨幅2.13%,成交1952亿元;创业板指报1514.82点,跌7.81点,跌幅0.51%,成交347亿元。
策动大阳线的主力当然是券商、银行等显著受益沪港通的板块,APEC会议进程中广受关注的一路一带也继续发力,钢铁、基建、港口航运等板块集体拉升。唯有创业板等中小盘股表现较弱,市场拉二打八的意图十分明显。
个中道理不言自明。
站在“沪”方立场上看,所以要通“港”无非两大目的。一是谋求长期而稳定的增量资金;二是逐步改变市场的估值结构。A股熊途若干年,投资热情长期低迷,进场的资金往往打的是短频快、捞一票就跑。而港股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专业投资者是市场主体,投资理念和风格相对成熟。7日,首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便以“中国银行资产”作比来阐释沪港通的好处。
“现在中国的银行资产差不多有22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的市值才4万亿美元,美国这两个数字差不多各是17万亿~18万亿美元,是1:1的关系,我们是1:5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的资本市场不能给如此大规模的国民财富带来真正的投资和发展机会,钱基本都在银行里面,A股市场50%的利润是银行的。”而沪港通的功效恰恰在于把海外资本引流到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当中来,从而改变整个市场的估值结构。上述22万亿美元的银行资产将大规模地向资本市场转移,其中的七八万亿美元又可能会流入A股市场,使得A股市场的体量在未来五到十年获得巨大增长。
憧憬自然是相当美好,也特别在理。只是话从“港交所总裁”的嘴里说出来,怎么听都有点儿言不由衷的意味——倘若于“港”无利,您还会这么不遗余力的推动沪港通么?海外资金先入港再入沪,而A股投资者也将蜂拥而至港股市场。不仅如此,借沪港通为契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定将再上台阶。若不是“双赢”,沪港通是不可能“通”的。
嗯,貌似你侬我侬、大家发财,可这种“国家大事”跟咱们虾米小散有何干系呢?
还是有的。虽然咱们仓内现金不够50万,压根儿不够格去买港股,但从最近的市场而言,长期呆萌的低估值大盘蓝筹正在借机复苏。倘若我们能够逮住一两次洗盘的低位,或能跟着吃肉的机构喝点儿汤。另外,倘若真如某些高人所称:沪港通将教育乃至改变投资者,让A股也成为一个所谓“回归价值”的市场,还站在6000点上方手持中石油的壮士们没准真的可以迎来高唱国际歌的海外解放军。只是,你真的相信这一切会发生么?
也许会发生,但仅以沪港通为基础是不可能的。注册制离我们还很遥远,金融体系走向混业经营似乎也没有时间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单凭某一项政策安排便能一蹴而就改变A股估值结构和投机习性的确不现实。这一个交易日的二八效应,当然可以视为市场在沪港通即将成行之际的一次配合行动,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已经改变。
何况A股市场若能借助沪港通而从此迈向长牛,其重点绝不仅仅立足于传统的大金融蓝筹板块,更应当着眼于高成长的面向新兴产业的未来板块。所以,拉二打八不会因沪港通而成为常态,对于小散而言,与其在牛市来临前手忙脚乱瞎折腾,不如咬定青山不放松,守好自己看中的筹码,不论它是权重还是来自中小创业板。
沪港通只是A股市场迈出的一小步,但愿你能把它走成自己赚钱的一大步。(慕容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