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航班的又一场悲剧令国际资本市场阴云密布。A股亦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尤其是创业板。
一直都是支持创业板的,在我看来,这里才是令资本市场更加贴近未来的窗口。可是,相对于去年同期的狂飙突进,眼下的创业板似乎正在经历一场阵痛。截至17日收盘,创业板指跌破年线收于1312点,与7月3日的高点1428点相比,11个交易日累计下跌7.54%。根据公开数据,短短11个交易日内创业板市值已蒸发917亿元。而去年一年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达160%,如今难道会掉头向下么?
的确,随着相关公司中报业绩的逐步披露,投资者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高成长”的预期似乎被打了折扣。据中银国际统计:截至7月15日,已有35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单季净利润同比上升13.2%,低于可比公司1季度业绩增幅的16.5%,更远低于去年4季度的26.2%。正在走低的盈利能力和长期高企的估值水平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这一落差当然是导致指数跳水的最主要原因。
从政策面上看来,对于未来实现注册制,以及严肃实施退市制度的期许,尽管长期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势必形成压力,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创业板目前既有的优势。短期内集中出现的“黑天鹅”也在造成担忧,譬如前期创业板中风光无俩的乐视网,而今却深陷舆论漩涡高台跳水短期内市值蒸发数十亿甚至累及指数。
与此同时,下周三、周四将有11家新股集中发行。鉴于前期新股不败、中签暴利的经验,此轮新股上市必将再次对市场形成抽血效应。既为避险,又为牟利,存量资金加速逃离创业板转向打新炒新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但我并不认为创业板就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恰恰相反,即使陷入“挤水分”的调整阵痛之中,可这里仍是二级市场最具活力的地带。即使新股上市规则有所调整,环伺A股市场,最具成长性的公司依旧集中在创业板。哪怕整体杀跌,但在大浪淘沙之后,金子依旧是金子。而且,在市场整体资金量有限的前提下,主板的炒作注定只能是阶段性的,相对来说,创业板所能为炒作资金提供的标的和故事却更为丰富。
若是为了规避短期风险而清仓创业板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你因为所谓7连阴便自此不敢再碰创业板,那可真是亏大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