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来了,喜忧参半。喜的是赛场上反正没有中国队,看球不必着急上火,纯欣赏。忧的是A股中几乎人人都在谈“世界杯魔咒”,原本市场人气就已足够低迷,都熬夜看球去了白天谁来炒股票?
哥非球迷铁杆,炒股也就是个半桶水,但关于“魔咒”这回事还是看得很清楚的——疯魔者、心生之,视其为魔、则成魔,等闲视之、则等闲,如此而已。
听我这么说,考据癖必然拿出数据来驳斥。普遍的说法是世界杯期间股市会出现的下跌走势。从1986年至2010年,逢世界杯年全球市场总有事发生。譬如1986年的股市崩盘、1990年美国衰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等等。在过去14届世界杯举办的月份,仅有3次全球股市上涨,下跌概率为78.57%。
年轻的A股也深受“魔咒”影响。1994年世界杯期间,上证指数从527点跌至413点,跌幅达21.63%。1998年世界杯前后,上证指数从1422点跌至1360点,跌幅为4.36%。2002年世界杯期间,上证指数自1515点最低下跌到1455点,虽然最后凭借6月24日的“井喷”,股指站上了1700点,但沪深股指世界杯开幕期间所走出的下跌走势表明,沪深股市还是没能逃脱世界杯的魔咒。2006年是股市的牛年,但因为世界杯的到来,股指同样一度回调,从1695点下跌到1512点。
貌似有点道理,可这个数据本身就有点问题——既然这么爱统计,为啥不从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开始呢?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届世界杯,而世界上首个股票交易所早在1602年便出现了,统计比对每一届世界杯期间全球主要股指的变化也不难啊?就拿美股做例子吧。自1930年起,除了1942年和1946年因为二战暂停外,迄今共进行过19届世界杯。由于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一般都安排在6月至7月间,因此拿美股7、8两月间的数据相对应比较合适。有好事者已经通过检索对比得出了结论:过去的19届世界杯举办期间,对应时间段美股只出现了9次下跌而已。
至于A股,提“魔咒”没啥问题,但硬要扯“世界杯”就真是有些矫情了。中国队也就在家门口亮过一次相而已,对世界杯而言中国人从来都是看热闹的主儿,何必非得把在全球资本市场中鸡立鹤群、特立独行的A股拿来和它一起搬弄是非呢?眼看多年过去,海外资本市场新高频出、天天向上,遇上“世界杯魔咒”也没关系,过两年又翻个身爬得更高。A股呢?想想当年6000点时还懵然不自知,光阴荏苒之后才觉察到咱们真是“熊的传人”。A股和国足都一个模子,既然熊成这副德性,何必还要拿“世界杯”来吹牛逼?
何况,在充满娱乐精神的A股市场里,世界杯分明就是一场主题游戏,“杯情”与“杯具”交织。制造“杯情”享受狂欢的往往是游资滑头,而吞下苦果彻底“杯具”的大都是追高散户。历次世界杯,炒作者除了围绕啤酒、餐饮娱乐等概念股大作主题文章之外,都会折腾些新噱头来,譬如今年的所谓网络彩票和足球手游。
实话讲,我不知道环保部门会不会因为世界杯而为餐饮娱乐行业开绿灯,让它们凌晨时分还能照常经营,但若是我家附近的酒吧通宵卖啤酒、喧闹至凌晨我是一定要投诉的——广场舞大妈咱惹不起,可对这种噪音扰民定要投诉到它歇业整顿为止!后半夜举行的世界杯比赛,究竟能够为啤酒股们增涨多少业绩?
网络彩票倒的确是个颇具前景的行业,但与国际博彩规则不同,中国的合法足彩唯能立足公益、行政色彩浓厚。彩票行业始终只能作为政府高度监管的领域而存在,行业政策的突然转向可能抑制行业的整体发展。越是世界杯这样热闹的时节里,对于网络彩票的合规合法监查也会愈发严格。创新只能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所以,追高网络彩票板块博取高收益,必定是种九死一生的投资。
至于足球手游——作为一个曾经极度钟情于用PlayStation打“实况”和“足球经理”的前玩家,我想说的只有一句话:玩家们爱不爱一款足球游戏,真的跟世界杯没啥关系。而一家真正靠谱的游戏公司,更不应该只会开发足球游戏而已。单就挣钱能力而言,球类游戏真的远不及其它游戏类型。
总之,确有“杯情”汹涌而来是不假,但你果真能从中赚到钱么?窃以为,“杯情”在A股的出现,正如微博微信里突然冒出来的大波“足球宝贝”们。哪怕都是手工锥子脸也不要紧,只要敢露敢凹造型,再难看的足球衫披到她们身上也能勾引一大波眼球。可你有见过她们卸妆以后么?多半是些韩国整形旅游生产线上批发回来的“杯具”。
唯有淡定。不在“杯情”出现时盲动,就能远离“杯具”。既如此,纵使世界杯真有其所谓黑魔法,也打不垮英雄的中国散户们。
作者微信订阅号 mr3diary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