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下前后》教学反思

(2013-12-19 20:00:53)
标签:

教学

反思

http://s4/mw690/002ccUf5ty6F7v0qWnp23&690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指出,数学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一年级学生对“上下前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也十分重要。同时,正是通过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但是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将他们所具有的数学经验系统化,规范化。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抓住这一特点去思考,根据学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桌子上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上下前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知道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但是不能完整的说出谁在谁下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对于上下的相对性孩子刚开始就更加不熟悉,但是经过适当的点播之后学生很快的就会明白,引导孩子完整的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然后就地借助教室里的物体,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本节课要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我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去认识,而前、后的位置关系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我把观察第一面的主题图作为新学期的第一次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先整体观察主题图,然后一边观察一边用描述图中汽车、火车、轮船的相对位置,如: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通过今天的反馈,我发现学生对于上下的位置关系描述比较到位。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在位置关系不变时,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不变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不同。如:火车对于汽车来说,它在汽车的下面,但对于轮船来说,却在轮船的上面。在引导观察的过程中,还有的学生说:汽车、火车、轮船都在蓝天的下面,轮船、火车、汽车都在水的上面,这些语言的表达,说明一部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主题图进行观察和描述之后,我要求学生用上、下说说教室里的物品摆放,大部分的学生说得很到位。

    在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时,我没有采用主题图中的教学资源,而是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玩中掌握前后的位置关系。

游戏一,自我介绍:自己介绍我在xx的前面,我在xx的后面,我的前面是谁,我的后面是谁。

游戏二,按指令做事,看谁反应快。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巩固上下前后,我说xx前面的一个同学站起来,xx后面的同学请举手,xx前面的同学请做一个鬼脸······。

   几轮之后之后又请小老师来发号施令,其他同学执行,这样不直接点孩子们的名字,而是通过说xx前面或者后面的同学,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只有认真听才能思考才能按照老师或者小老师的指令去完成。

游戏三,猜猜我是谁。我说这个人在xx的前面,在xx的后面,让孩子们来猜她是谁,被猜中了的就站起来。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基本掌握了上下前后的关系,课堂气氛较活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