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上面列出内力的表格界面,发现其最下面有一个:
SUMMATION POINT = 0.0000 0.0000 0.0000
查看帮助文件,发现这个点是计算弯矩时的参考点,即所有弯矩都是相对该点计算的,这与理论解是相对截面质心进行计算完全不同。
考虑以下,如果按照截面质心计算会怎么样:
对于梁元,其质心在 100,0,0 处,相对质心的 Mz 应该是:
Mz = 200000 – 1000 *
100 = 100000
对于实体元,其质心在 100,55,10 处,相对质心的 Mz 应该是:
Mz = 200000 – 1000 * 100 =
100000
相对质心的 Mx 应该是: Mz
= -10000 + 1000 * 10 = 0
比较可见,相对质心的结果与理论值是一样的。
实际上,在帮助文件中已经说明,在计算截面内力之前,应该先设置 Spoint,即弯矩计算的参考点。下图给出了两种模型的参考点,即他们在 x=
100 处的质心位置。
再次分别计算两种模型的截面内力,结果如下:
对于梁元,Spoint 坐标为: 100, 0, 0
对于实体单元,Spoint 坐标为: 100, 55, 10
http://img842.ph.126.net/lHPmy-Rt2g_ENV5I1yvVlg==/872009477851439048.png中显示实体截面内力的方法(转载)" />
可以看到,与理论解是一致的。
2. 工况 2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修正后的截面内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再计算一个模型。模型的结构和上面模型相同,载荷和约束改为:两端铰支,沿整个梁长度受 y 向分布力 q = 5。同样计算 x =
100 处的截面内力。
理论解:
Fy = 0; Fx
= Fz = 0
Mx = My = 0; Mz
= ql2 / 8 = 25000
两种模型的约束和载荷条件如下:
梁元模型:
约束下图中两端节点的 Ux,
Uy, Uz。
施加梁单元分布载荷 5。
实体单元模型:
约束下图中两个端面的 Ux,
Uy,Uz。
在上表面施加面分布载荷 5/20
= 0.25。
计算结果 –
Uy:
对两个模型,分别设置 Spoint 和计算截面内力:
梁元模型:Spoint 坐标为: 100, 0, 0
http://img609.ph.126.net/zOlUDfcv0KBrSRG85DXSFg==/1900800517729132656.png中显示实体截面内力的方法(转载)" />
实体单元模型: Spoint 坐标为: 100, 55, 10
http://img611.ph.126.net/tTio9FFfrtD2rQj0BlFT9Q==/1668583661942727741.png中显示实体截面内力的方法(转载)" />
结果与理论值一致,说明上述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