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成人精心照顾的对象,让他们帮助老师做事似乎不太现实。即使要请他们做事,也只能请个别特别能干的孩子。在我们班里,我也和很多人一样,精心呵护他们,偶尔请几个能干的孩子帮助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听到了一个孩子的自言自语。那天我又请我班
“能干”的小朋友去当小老师发牛奶,这时旁边的小孩低声说:“又请他了,从来不请我。”言语中有很多的不满。我当时呆了。难道他也想帮助老师做事?带着疑问,我问他:“你想帮助老师发牛奶?”他大声说:“我也想当小老师。”这时其他的小朋友纷纷说:“老师,我也想当小老师。”几乎同时全班的所有孩子都伸长自己的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着我,希望我点到他们的名字。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直以来我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孩子,我以为他们一直不够“强大”,需要的是我们精心的呵护和照顾,而忽视了他们被我认可的需要,忽略了他们表现自己,展示才能的需要,我在用我的爱剥夺了他们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于是有机会我便请一些幼儿帮助我,来当小老师。以此类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当小老师的幼儿总是兴高采烈的欢呼:“耶,我是小老师!”言语中透露出无限的自豪和骄傲。
到他们现在的样子,我很高兴。这件事也让我感触万分:相信每个孩子的能力,给予每个孩子帮助老师做事的机会,不要总让锻炼的机会落在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身上,那样只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其实“能干”
的幼儿是在不断的失败与成功的积累中锻炼出来的。只要提供锻炼的机会,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真正能干的孩子!
庄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