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设计

(2013-01-06 14:13: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75—7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几分之几,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使用分数。

2.学生能正确地比较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巩固有关分数的知识,体会平均分的重要性,正确运用分数。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教师准备课件、圆片

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意义,怎样读、写分数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2.举例说明:(出示圆片)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读作:四分之一。

比较 、和 的大小,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分数的读、写,分数的结构及意义等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的复习回顾,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进行活用。)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一)正确写出相应的分数。

本道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已经能够理解并且掌握,正确率达到了100℅ 。

(设计意图:练习中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二)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

       

      (   )        (   )        (   )        (  

学生对于看图形写出分数比较感兴趣,而且能快速的写出分数,没有出现错误。

(设计意图:练习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根据阴影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

(三)课本75页第2题。看分数,涂颜色。(灵活运用学到的份数)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订正答案。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一)填空。

    1、九分之四里面有(      )个九分之一。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妈妈吃了2块,小青吃了1块,每块是整个蛋糕的是它的(  )分之(   ),爸爸妈妈和小青分别吃了整个蛋糕的(    )、(    )、(    )。 

    3、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2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这张纸共有(  )个这样的一份;如果对折三次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完成第三道题之前,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折一折,说一说,然后再完成。该题预计两分钟完成,可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需要动手操作,实际上用了四分钟,但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答案,效果较好。)

   (二)、看图比较大小。(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阴影部分的面积,比较分数的大小。异分母的分数比较,对于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学生不容易理解,这个时候借助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降低了比较大小的难度)

(三)动手操作,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片分别这处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比一比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大小。你还想折出几分之几,用两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两个不一样的分数,并比较其中一份的大小。

(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教师在活动中帮助后进生完成操作,活动后,集体展示,评价。)

(四)火眼金睛辨对错。教材75页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让学生明确平均分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分数是在平均分后得到的。)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一)教材76页第6题。

 

    

同位互相合作,完成练习,然后说一说还剩下这杯果汁的几分之几。

    (二)、 如下图所示,红蓝两根彩带的一部分都被遮住了,你能判断红、蓝两根彩带谁长吗?

 

 

 


 

 

学生在理解这道题时,有点难度,虽然能比较出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大小,但是对于哪根彩带更长,有点犯迷糊,有少部分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实物具体操作,便于学生理解。

( 解题思路:红、蓝彩带露在外面的是一样长,红彩带只露出了红彩带的 ,说明红彩带是平均分成了两份。露出了1份,被遮住了1份。而蓝彩带露出了蓝彩带的是 ,说明蓝彩带平均分成了3份,露出了1份,被遮住了2份。所以蓝彩带比红彩带要长。)

(三)比一比谁最聪明。完成新课堂中79页第8题。找规律,填一填。

  (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然后完成练习,如果有难度,教师需要适时讲解找出分子分母变化的规律。)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练习巩固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分数的大小比较。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分子相同的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当分母相同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四、作业布置 :   

 完成新课堂74页的第2、3、4题。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尝试、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在操作与探索中不断的发现新知识。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很多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的新知识,比老师的直接灌输要好很多,自己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例如:比较分数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大小的时候,先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通过实物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然后抽象的具体的分数。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的做练习,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的“动”的形式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2、使用建议:

本节课的练习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以有选择的使用,关于课后的达标测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时间的可以当堂测试。

3、需破解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合理准确地使用分数。

附:当堂达标测试(预计8分钟完成)

分数的初步认识达标测试

一、填空。

1、五分之四里面有(      )个五分之一,再加上(      )个五分之一就是一个整体1。

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10块,每块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       )。 

3、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4、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

5、十二分之十一写作(            )。

6、4天是一个星期的(    );5个月是一年的(    )。

7、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8、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3份是这条绳子的(    )。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阴影部分,并且比较大小。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6读作五分之六。(   

2、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   )

3、3个1/8和8个1/3相等。       (     )

6、3个1/13和7个1/17一样大。           (     )

四、解决问题

1、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2/8,小红吃了4/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一块菜地的4/9种了白菜,剩下的种芹菜。种芹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3、三年级二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同学占总人数的3/5,女同学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4、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2/8米,第二根长6/8米,哪根绳子长?长多少米?

5、大象运木头,第一天运了总数的3/10,第二天运了总数的6/10,这堆木头运完了没有?为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