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2012-11-08 18:11:20)
标签:
校园 |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教学要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过程和步骤】
二、正确使用实词
(一)基本原则:同中求异
(二)基本方法:
1.从色彩方面辨析
①感情色彩不同。如: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贬义词
中义词
口
书面语:
2.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如:
年华--年岁 年代一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一河
事情—事件--事故 时代--时期 战争--战役--战斗 广阔--宽阔 出现--涌现--呈现
②词义侧重点不同(同义词的一个主要差异)
改造--建造
又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辨,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 制造--创造 研究--探讨
损坏--破坏 固执--顽固 希望--期望--渴望 轻视--蔑视--藐视
以上各组词均是前轻后重。
④具体与概括不同
信--信件
3.从运用上辨析
①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②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强大(形容同)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又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调语,如"真相早已公井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③适用的对象不同
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
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抚养:用于长辈对晚辈。
奉养:用于晚辈对长辈。
(三)基本技巧。
l.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同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一个成语是该成语中每个字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如:
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这几方面的细微差别。
3.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选何词。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通过语素比较而鉴别之是不行了。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再选合适的,如:
(四)同步训练(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