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2012-11-08 18:11:20)
标签:

校园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二、正确使用实词

(一)基本原则:同中求异

(二)基本方法:

1.从色彩方面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①感情色彩不同。如:

感情色彩        注释                     例子

褒义词    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      鼓励 成果 抵御 果断     

贬义词    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      煽动 后果 抗拒 武断

中义词    不表示褒贬                鼓动 结果 抵抗

    举例解说:"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是个中性词;"鼓舞"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是个褒义词;"煽动"有挑唆、怂恿之意,是个贬义词。

  ②语体色彩不同。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我们称之为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如:

  语:   聊天  办法  吓唬  妈妈  生日       土豆   天空

书面语:   谈话  措施  恐吓  母亲   诞辰 陵墓 富态 马铃薯苍穹

 

2.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如:

年华--年岁 年代一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 河流-一河

事情事件--事故 时代--时期 战争--战役--战斗 广阔--宽阔 出现--涌现--呈现

   上面的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又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同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②词义侧重点不同(同义词的一个主要差异)

改造--建造   改善--完善    发现--发明

又如"诡辩""狡辩"都指无理强辨,但"诡辩"着重在"",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点在"",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如: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 制造--创造 研究--探讨

损坏--破坏 固执--顽固 希望--期望--渴望 轻视--蔑视--藐视

以上各组词均是前轻后重。

④具体与概括不同

--信件    --船只

3.从运用上辨析

①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            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            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②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强大(形容同)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又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调语,如"真相早已公井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再如“突然”和“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和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③适用的对象不同

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对人

关心:对人对物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抚养:用于长辈对晚辈。

奉养:用于晚辈对长辈。

(三)基本技巧。

    关于近义词的辨析涉及了三大点九小点,假如每一个词都去这样逐一比较辨析,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不可能对所有常用词语从意义、色彩到功用都了解得清楚。因而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l.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同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句话来说,它所处的那个语段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一个成语是该成语中每个字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比如"""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如: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从语境看,是整个事件的中间暂停,将来还要继续进行。因而造"截至"就比较恰当。因为"截止"是指到某时间停止,不实发展;"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事件仍会发展。

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其符合语境义者。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这几方面的细微差别。

    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阔太太。"化装""化妆",相异语素是""""。都有修饰、打扮意义,但""有服装义,"化装"就是改变自己的服饰而装扮成某种身份的人,""就是打扮义,使自己容颜美丽。因而应选"化装"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同义词,辨析角度往往不只是一个,有时是交错出现的,因此,辨析时要全面考虑。

3.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再判断该选何词。有些近义词没有相同或相异的语素,通过语素比较而鉴别之是不行了。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词语放入日常习惯用语中,由此而区分出其异同,再选合适的,如:

    他(迟疑,犹豫)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迟疑""犹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义。迟疑不决、犹豫不决,这些词语都正确。只有放到日常习惯语境去体味其差异,才能判定应选哪一个。"我请他帮助,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我请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迟疑"常指行动而言,"犹豫"常指态度而言,因而据语境应选"犹豫"

    4.巧妙运用排除法。

(四)同步训练(见学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