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4-03-08 12:03:03)
标签:

公开课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教育

分类: 教学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萨、蔷、薇、啰、滂、沱、纤”;理解“纤弱”、“滂沱大雨”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描写雨下得很大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间对话的不同语气。

  3、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间对话的不同语气。

         2、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

教学难点:

  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画面上,阳光灿烂,树林青翠,鲜艳娇媚的蔷薇花正在盛开,蜂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一会儿,风雨袭来,花草树木摇摇晃晃。一棵小小的蔷薇花却顽强地挺立着,终于迎来了满天彩虹。

、揭示课题。

板书:《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3、齐读课题。(一个稚嫩的童声在说这句话。)

4、谈话引导:让我们进入课文,走近这个可爱的孩子吧!

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1、反馈预习。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1-3节,理解“大雨如注”,积累表示雨大的词。

  1、指名读1-3小节,了解所遇突发情况

  1)要了解整个事件的内容,先要把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搞清楚,指名读课文的1-3小节,其他同学一起来思考思考。划出森林环境美好的句子。

  2、学习第三小节,感受雨大。

  1)谁来把文中大雨突然之间来临的句子读一读?

  (1)出示“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大雨如注”的“注”是说大雨就像……?   

2)指导朗读句子: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雨下得很大,雨就像倒下来一样的词语呢?(瓢泼大雨、倾盆大雨、滂沱大雨……)

  齐读:来,一起读好这些词。

四、深入学习,指导概括在大雨突临时萨沙看到听到的内容。

1、是啊,就在这大雨如注的突发情况下,小萨沙看到了感人的一幕。那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1)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萨沙看到的,就引出第四节:是啊,第4节就向我们描写了小萨沙看到的——

  2出示第4小节,女同学读第四节。

  2)这就是小萨沙看到的,这一段有两句话,你能不能用很简单的一句话来说。

  若概括不出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这就叫“互让雨衣”。)

  3)看到这些,小萨沙很不明白,于是,她与妈妈之间有了一段对话。指名读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然后说一说萨沙又听到了什么。

  2、听了妈妈的话后,小萨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板书:心想)文中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可以结合此时的情景,联系课题(指着课题)用一句话说说她当时心里的想法。

  引说:你已经读懂了小萨沙此时此刻的心声,决不做——最弱小的人! 

五、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小萨沙的童真。

  1、学习小萨沙的行为,感受她要做强者的志气

  1)自读第九节

  这时候,小萨沙又看到 

  (2)看到这种情景,小萨沙会怎么做呢?

  2、看着被自己保护的蔷薇,萨沙的心里一定充满着——(让学生说:自豪……)

六、总结全文 感受文章主旨

七、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和小伙伴一起分角色演一演。

  板书设计: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天气:  晴天         雨天 

父亲    读书         收拾东西  

母亲    谈笑  

托利亚               互让雨衣 

萨沙                 保护更弱小的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按学校低段教研组的安排上了一堂阅读指导课。讲了三年级下册第十课《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整节课我紧紧围绕理解词语和挖掘萨沙为什么要把雨衣盖在蔷薇上展开教学。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简笔画和文字中领会了课文内容。

我上完这一节课后,老师们的评课帮助我看到了自己上课的亮点和不足。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我这节课的亮点有:1、注重读。我充分发挥了分角色读的优越性,先是个读再是齐读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从读中悟故事中萨沙一家人互相关怀的真情。2、正音及时。在反馈预习这一环节,有两个词语被同学读错了,我马上进行了正音。学生对正确的读音印象深刻。3、过渡自然。我在段与段之间的串联上,用了较自然的语言过渡到下一段,学生的思维也自然地跳到了下一段。4、多媒体课件做得精美。老师们特别提到讲解“大雨滂沱”和“雷声大作”这两个词语时,用了两幅动态图片,还超链接了声音。学生就不光看到了打雷下雨的场景,还听到了雷雨声。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性思维,给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5、板书新颖活泼。这要感谢年级组长桑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启发我要画简笔画,然后要抓住天气变化来安排人物的活动。我听取了桑教师的建议,修改了板书,终于设计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板书。

不足之处有:1、老师没有重视整体感知。老师让学生自由读书后,归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两个学生都说得很简单,没有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没有马上接过来把课文内容再详细地总结一下。少了一个总结,就少了一份整体感知上的有力引导。2、理解雨下得很大的词语时间用得过长。学生看了图片,听了声音后,说出了几个跟雨下得很猛的的词语有出入的词语,我进行引导后,总结出了正确词语,本来可以到此为此了,但我却又带着学生把这些近义词带到句子中去读。这就跟上下文没有多大联系了,过渡到下一段就显得有些不流畅,不及时。3、难点突破导向性太强。学生说出了萨沙一家人为什么要互换雨衣的原因,本来是正确的。但我却非要让学生找出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有些呆板。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就要求我在上课时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总之,我用心地上了这一课,学生从课文中受到了爱的教育。老师们总结的优点我要断续发扬,不足之处我要逐个改正。我会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认真地开展我的日常语文教学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获取正能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