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田野
胜新村的清晨,风儿轻轻,湛蓝的天空上,白云飘飘;弯弯的大桥下,流水汩汩,幽静的树林里,鸟鸣啾啾;无边的麦地里,麦浪滔滔。突然一道金光穿透云层,太阳出来了!大地变得更亮了,更有生机了。河里波光鳞鳞,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树林里,树叶儿绿得发亮,鸟儿唱得更欢,麦地里,沉甸甸的麦穗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朝阳中的胜新村真是风光无限,细雨中的她也别有一番情趣。你看,远处的麦地里,郁郁葱葱的麦子像口渴的汉子,大口大口地喝水!近处的豌豆地里,小巧玲珑的豌豆花,像蝴蝶收拢双翅迎接春雨的滋润。那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雨中“嘀嘀嗒嗒”地哼着小曲,那一个个红透了的西红柿,探出头享受驻立雨中的感觉。雨停了,彩虹挂到了天边,田野的空气格外清新。就这样田野在阳光和风雨中度过了四季,并且季季都精彩,春种秋收。不知不觉间,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完毕,小麦收进仓库,干草堆成堆。
二
庄稼
白色薄膜绷着的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棚里的瓜果蔬菜正在茁壮成长。在大棚外的麦地里,麦穗挂满麦杆。一看到这颗颗饱满的麦穗,我想到小麦真不简单。它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应,实入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粉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食。小时候我吃过用带麦麸子的小麦粉蒸的麦耙,那褐色的麦耙上还有刻下一道道梧桐叶的叶脉,既是艺术品又是美食。不带麦麸子的精粉被做成了馒头、包子、油条、混饨、面条等食品。以小麦粉制成的食物真是品种繁多,花样百出,风味迥异。小麦收割好后,麦杆要么制成板材,要么制成肥料或者生产成饲料。小麦的作用真是大啊!再看看小麦地旁边的玉米,我想到玉米对人们的功劳也不小。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玉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玉米不仅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已成为一种热门的保健食品,经常出现于餐桌上,并风靡曾经以食物精细著称的欧美世界。据报载,美国前总统里根曾每天早上都以玉米片粥作早餐。民以食为天,庄稼们的贡献真是不小!
三
人
五月的田野一片忙碌。田间地头到处是劳动的人们。你瞧,东边的空地里,一对老人正在搭西瓜棚。老伯伯手脚麻利,赶得上壮小伙儿。肩扛铁丝圈,手拿钳子,脚踩木凳,正在熟练地绑架子。老妈妈则站在对面,咬紧牙,抬起手,托住木棒。老伯伯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飘舞,老妈妈干瘦的手,像是要托住整个宇宙!他们专心地干着手中的活儿!再看西边土豆地里,一个老伯伯正在挖土豆呢,一会儿功夫就挖了满满一篮嫩嫩的土豆;土豆上还带着泥,老伯伯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地笑了。南边的田梗上停着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上放着洒水壶,锄头,肥料桶。老妈妈准备来开垦一块空地,种上地瓜。她熟练地洒水、翻土,桶里装的肥料是有机肥。它不是细小的白色颗粒,而是粗大的棕色的颗粒,像泥团一样。凑近一点闻还有一股臭味儿,原来这是用牛粪、猪粪、鸡粪做成的。新农业用的有机肥料就是经济实用。北边的莴笋地里两个老人正在收莴笋呢!莴笋叶子老了,就把叶子摘掉,连根拔起,一根根莴笋一会儿就把筐子装满了。挑回家后,他们再把皮刨掉,一根根嫩绿色的莴笋就出现了。他们不辞艰辛地干着活,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对田野的爱恋和对劳动的理解。这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