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方言土语(自我感觉应该是陕西关中东府一带的)

(2008-09-18 16:20:52)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具体地址忘记,抱歉!)

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传统的中国土语"娘"、"俺"、“晌午”、“仰半”等在逐渐灭绝时,打的、博客、粉丝等新新词汇正在诞生。或许有一天,人类只会说一种语言,就叫“人语”吧。

不妨对部分传统方言土语做一有限的梳理,看看岁月的变迁。 

  【婆】  奶奶。【阿家】即(儿媳妇的)婆婆。【先后】即妯娌。【婆娘】即女人。【掌柜】丈夫。

   【娘】 妈、母亲,土语中念作nia音,也称呼【嫫】。爹也称呼【大】。

  【一搭】 一起。【宽展】即宽敞。【耐活】意指勉强维持。【吊命】意指勉强维持生命。

   【言传】 说话、吭气、支声。【亮清】意即明白、清楚。【谝(闲传)】有闲聊的意思。【痨】即苦。

    【娃】 孩子,一般指男孩。对女孩称呼【妞】、【妮子】。【贼娃】、【溜客】皆指小偷。

    【狗娃】 对小孩的爱称和呢称。猫娃、乖娃、蛮娃同义。猪娃鸡娃指小猪小鸡。

    【颠】 跑、逃。【缏】即挽袖口裤边。【趾】即蹭。【乍】【掫】即举。【揽】即搂。【蹴】即蹲。

8【粜】 卖。多指卖粮。【籴】反之。【骟】即阉(牲口)。【杀树】即伐大树。【挈】即扛。【揲】即揍。

【碎】 细小的、年幼的。【端】是直的意思。【爱】多指喜欢而已。【兴】有高兴、兴奋的意思。

10  【中】 相当于行、好、成、可以等意思。【善】、【嫽】均指美、好的意思。

11  【日】 即“肏”。似北人曰“操”、中土曰“靠”、南人曰“丢”,洋人曰“FUCK”,等等。指性事。

12 【弹嫌】 讨厌、厌恶。【见不得】【不待见】【眼害】同义。相反,【眼热】指羡慕。【着气】即生气。

13 【傍肩】 相仿,差不多。【些微】相当于稍微、略微。【珠贵】即珍贵。【伙家】有哥们、伙伴的意思。

14 【受活】 有舒服、幸福的意思。【倭曳】【乐洒】相近。【得劲】即舒适。【来得】相当于能干、聪明。

15   【尻子】 屁股,土语中念作“沟子”。【朵脑】相当于脑袋。【囊】专指衣服上的小口袋。

16   【官名】 正式的大名,相对于乳名(小名)而言。【官话】即普通话。【白话】即广东话。

17   【炕】 用土坯垒成的一种卧具,下可生火。炕前留一小洞,用来入柴,平日用【炕塞】堵之。

【馍】 窝头、馒头。【粑粑】【饦饦】均为粗粮蒸饼。【糁】是一种粥。【搅团】是用玉米面熬成的稠粥。

19  【洋面】 麦面。【洋馍】即麦面馒头。因麦面几乎在农村绝迹,偶尔一见误以为外来高级食品。

【苞谷】 玉米。【稻黍】即高粱。【番瓜】即南瓜。【红芋】即红薯,也叫红苕、地瓜。【洋芋】即土豆。

21  【石(dan)】 粮食计量单位,1石约为300斤(150公斤)。1石=10斗=100升。【冇】即没有、无。

22  【时辰】 时间单位。1个时辰为2小时。【日(er)头】即太阳。【喝汤】特指晚饭。

23 【皿】 一种深口平底大碗。【瓮】乃是一种比较高大的粗瓷容器,缸次之,坛、罐更次之。

24  【笞绳】 即尺绳。一种5尺长的半封闭形常用绳索,用来捆绑提扎什物。相反,【缆绳】要长得多。

25 【变狗】 (小孩)生病。【狗上墙】指(小孩)过生日,也称【过岁】。【瘮】害怕、恐惧。

26 【先生】 特指老师。【后生】指年轻人。【姐姐】特指未出嫁的姑娘。【牙行】指经纪、贩子。

27  【老疙瘩】 排行最小的男孩称“老疙(ga)瘩”。【幺女】指排行最小的女孩。

28  【老婆】 一指媳妇,也特指上年纪的女人,与【老汉】对应。【老娘婆】即稳婆、接生婆。

29  【臊子面】 以臊子为伴侣的一种汤面条。【臊子】是以剁碎的胡萝卜为主的菜肴。

30 【燣(lan)臊子】 加入诸多调料于大锅中用文火使臊子炒得很酥烂。【造(饭)】即做饭。【嘬】即吮。

31 【百岁】 小孩出生满100天之日为【百天】,也叫【百岁】。人死后满100天为【百日】。

32  【百索】 小孩出生后系在颈项上的吉祥物。【长命锁】【长命符】【项圈】类似,均有保佑长命之意。

33  【殁】  死。【百年】也是死的意思。类似的还有瑶池赴会、驾鹤西游、仙逝、归土、毕了、凉了等等。

34  【晌午】 中午。【后晌】指下午。【前晌】即上午。【今日(er)】即今天。【昨黑(夜)】即昨天晚上。

35  【瘿呱呱】  大脖子病,学名“甲状腺肿大”。【呱子】即哑巴,也喻指傻瓜。【北瓜】即冬瓜。

36 【晓不得】 即不知道、知不道。【仰半】即半躺(着)。【日塌】指劳累致死,有贬义。【长虫】即蛇。

37 【张三】 特指土狼。【老鸹】即乌鸦。【斑斑】即斑鸠。【家雀】【老家贼】即麻雀。【野鹊】即喜鹊。

38 【光棍】 指布谷鸟,书称杜鹃、子规。其叫声在人高兴时听着是“光棍好过”,反之是“光棍好苦”。

39  【出差】 也叫“当差”,即出天花,一种恶性传染病,患者护理不当会留下水痘疤,即【麻子】。

40 【大粪场】 即公共厕所。旧时厕所以收集、出售人粪为主,如今则专事收集内急者的银子。

41 【解手】 拉(屙)屎、出恭、内急等同义。夜里起床解手谓【起夜】。【夜壶】为男人起夜之尿壶。

42 【打春】 立春。民间有“鞭打春牛”的说法。类似的,【打秋】即立秋。【忙毕】指夏收已毕。

43 【材】 棺材。人活时为寿材,死后为棺材。请匠人制作棺材叫【割材】。钉棺封棺叫【封材】。

44 【光景】 相当于生活、时候等等,也说【日月】。【白雨】即暴雨。【银子】指钱。

45 【抹锅灰】 年过70岁割材落成庆贺日,众人给主人抹黑(锅灰),是一种善意的恶作剧。

【出门牌】 讣告(讣闻)。【望门纸】是悬挂门前的鸣哀物。【铭旌】【哭丧棒】均为出殡发丧时的丧杖。

47   【七】 人死后一般成殓7日安葬入土(热天可例外),居丧以7日为一祭,共7七。

48  【四六风】 小孩出生4-6天因感染而死。多指用未经彻底消毒的剪刀剪脐带而感染的破伤风。

49  【到炕上】 孕妇临盆生产。【抓(娃)】即生(孩子)。【摘奶】指对稍大可以吃饭的孩子断掉母乳。

50  【五毒(裹肚)】 绣着蝎子、蜈蚣、蟾蜍、蛇和蜘蛛5种毒物,祈图给儿童祛病除灾、保命求福。

51  【坐草】 分娩后产妇须端坐干草上以防止回血。【耍新人】即闹洞房。【临别】指不久的将来。

52  【跪草】 父母亡后子女跪在干草上守灵,以谢娘亲“坐草”之恩。【紫姑娘娘】乃茅厕之神。

【洋烟】 香烟。【洋火】即火柴。早期的火柴可以任意摩擦点燃。【洋灯】即电灯。【洋马灯】即手电。

54 【洋片】 即幻灯。【洋话匣子】收音机。【洋戏】即电影。【洋戏匣子】即电视机。【电壶】即保温瓶。

55    【火镰】 一种生火工具,双石相击擦出火花再引燃火棉。【没眉眼】意指没出息、不光彩。

56  【捎马】 褡裢。【马灯】是手提式油灯。【遮腰】即围裙。【围脖】即围巾。【雪花纸】即白纸。

57  【盘缠】 路费。【大白云】是一种长锋羊毫毛笔。【齐发】【出阁】均指女孩成人后出嫁。

58  【碌碡】 圆柱状石头磙子,外有牙棱;无棱为【碾子】。碌碡用来脱粒,碾子用来给谷物脱皮。

59   【磨盘】 直径约1米。【碾盘】直径约2米。均为石制,用来粉碎(脱皮)粮食。

60  【辘轳】 用于深井汲水的人力卷扬器具。【风箱】乃一种木制人力鼓风器具。【耙楼】为藤制农具。

61   【马扎】 一种4条腿的小凳子。与下雨天避泥的脚踩【木屐】相似。

62  【长工】 长期受雇于东家的农民。季节忙时偶尔不定期受雇者叫【短工】。租地自耕为【佃农】。

63 【壮丁】 长期内战使兵源匮乏,国民党政府强迫青年农民“为祖国”从军作“炮灰”,叫“抓壮丁”。

64 【哼哼】 对猪的呢称。【犍牛】即阉过的公牛,性情温顺。【小强】戏指蟑螂。【屎巴牛】即屎克螂。

65 【草驴】 母驴。公驴称【叫驴】。公马与母驴交配下驴骡,母马与公驴交配下马骡。

66  【百家衣】 用从许多人家讨来的布头缝成的衣服。【百家饭】类似。均有众人保佑庇护之意。

67  【抓岁】 摆上毛笔、鞭子、算盘和剪刀各一,由百天小孩自觉去抓以预测未来。

68 【关中】 即秦川。指潼关与大散关间800里渭河流域,为盆地型地貌。以咸阳为界,分为西府与东府。

【文武道场】 即戏台。因其两侧出入口分称“出将”、“入相”而得名。也说是乐队分“文场”、“武场”。

70  【抽钹】【拤钹】 即铙钹,前者也喻指耳光。【文武家什】 指乱弹伴奏乐器。【话筒】 即麦克风。

71   【社火】 民间元宵节的一种街头行为艺术。“文革”时的游行与其略有相似。

【纳礼】 给娘家送礼称“纳礼”;娘家回礼称【回节】。【守岁】即除夕夜的失眠。【破五】即正月初五。

73   【献的】 给亡人献供的麦面馍,硕大如斗。【老衣】即寿衣,死者入殓时穿的衣服。

74  【锅盔】 一种状如锅底、厚度过寸的实面饼。系将轧实的麦面在大锅中用麦草文火烤熟而成。

75  【吃货】 食物。特指好吃的点心、糖果等。【喋】就是吃,略有大快朵颐之意。【停伙】指禁止吃饭。

76  【祸桑树而烹老鳖】 典故。人得一老鳖久煮不烂,桑树献计可用桑木火烹之,桑树遂被杀作燃料。

77 【搓麻】 打麻将。搬砖、垒长城同义。麻将也称麻雀、方城、马吊等。【丢方】类似围棋的游戏。

80   【搵食】 挣钱。【利是】即压岁钱。【乐色】即垃圾。【整蛊】即戏谑、恶作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