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冬季护理睡觉被子睡衣薄厚育儿 |
分类: 育儿米米 |
入冬后天气变凉,昼夜温差大,宝宝容易出现各种感冒症状如鼻塞,咳嗽,流眼泪等等,这些都可能是由于夜间护理不当导致的。夜间护理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睡觉前的准备---漱口,洗澡,讲故事,抚摸
漱口对于小宝宝来说很重要,因为很多口腔疾病都是因为不漱口而导致的。
1岁左右的宝宝还不会自己漱口,可以喂他一些白水或者淡茶来清除口中遗留的奶液和食物残渣。2岁的宝宝妈妈就可以教他漱口了,并且要告诉他漱口后最好把水吐出来,3岁左右的宝宝就已经能自己刷牙了,睡前先让他自己刷牙,然后父母检查辅助刷牙就可以了。
冬天的时候,可以根据宝宝一天的出汗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洗澡,如果宝宝没有剧烈运动,没有过大汗淋漓,可以2天给宝宝洗澡一次。大多数的宝宝都喜欢玩水,妈妈可以买些洗澡时用的小玩具,让宝宝开开心心的洗澡并玩耍,不过洗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洗澡后,与宝宝一起看图书或者讲故事,睡前的故事书是多样的,最好讲那些跟睡觉有关系的书,比如我家就有这样的图书,大致的内容是小朋友们玩玩具后,自己收拾好,跟妈妈一起洗澡,洗澡后,跟妈妈一起睡觉 。等看到睡觉这一页的时候,就可以告诉宝宝,到睡觉时间了,这样你家的宝宝会愉快地一起睡觉哦。
睡前的抚摸也是很重要的,宝宝躺下后,妈妈抚摸宝宝的小屁股,或者后背,非常有助于小宝宝睡觉的。另外,给宝宝制定好睡觉时间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且要和宝宝一起遵守,不同的宝宝睡觉时间也是不同的,不过理想的睡觉时间是晚上9点左右。
2睡着后的室内处理---温度,湿度,灯光,被子
如果家里的温度在22—28期间,家里可能比较干燥,可以在睡前用一会儿加湿器让家里的湿度增加一些。有些宝宝喜欢开灯睡觉,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应该跟宝宝讲道理并且慢慢改正。如果关灯后宝宝不睡觉甚至哭的话,就点一个灯光柔和的台灯灯,等宝宝睡着后再关掉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小毛病都会慢慢改掉的,家长不用着急。宝宝睡着后,妈妈可以摸摸宝宝的后脑勺是否有汗,如果孩子的后脑勺在出汗,就说明被子太厚了,可以适当的盖一个薄一点的被子。因为半夜给宝宝换被子容易把宝宝弄醒,可以准备两个比较薄的被子,睡前盖一个,半夜如果感觉宝宝冷的话,再把剩余的那个给盖上。
3半夜醒来后的对策---原因,解决,预防,成长
对于新米妈妈来说,护理宝宝最累得还是在晚上。刚出生的婴儿昼夜颠倒,半夜醒来好几次是很常见的事情。可是,如果1岁,2岁甚至3岁和三岁以上的孩子在白天玩的好好的,在夜里却醒来好几次,而且还大哭,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有的甚至持续几个小时,直接影响了宝宝自己的睡眠和大人们的休息,这就是大事了,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对宝宝大声训斥,需要耐心的找出宝宝夜啼的原因,来一一解决。一般,小孩在半夜啼哭叫夜啼,俗声闹夜。引起夜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室温过高,睡衣过紧,宝宝鼻塞或者白天刺激过大等等都可能引起宝宝夜啼。
1-2岁的宝宝引起夜啼的原因可能有肚子饿,憋尿或尿裤子,想妈妈,被窝冷或者热等等。3岁左右的宝宝如果夜啼可能与白天生活不顺心有关,比如想要的东西妈妈没给买,幼儿园生活不愉快,与小朋友吵架等等。
当宝宝夜啼时妈妈可以采取三步曲,第一步检查宝宝是否尿湿了?被尿憋醒或者尿床后醒来的宝宝也很多,妈妈辅助宝宝尿尿或者给宝宝换上干的褥子后,宝宝会很快进入梦乡的。第二步看看宝宝是否饿了,如果1岁半以内的宝宝半夜醒来的原因很可能是饿了,给宝宝喂奶就是首要任务。第三步是看看宝宝是否睁开眼睛了?还是睡觉模糊状的哭呢?如果眼睛睁得很大,跟白天那样已经醒来了,那可能是因为午睡时间过长导致的,适当的缩短午睡时间就行了。如果是模糊状的闭着眼睛哭可能是白天受到什么刺激或者做梦了,妈妈可以抱起宝宝,轻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继续入睡。
为了让宝宝能睡个完整的觉,预防夜啼是必不可少的:让宝宝多参加户外运动,提高体质,增强抵抗力;午睡时间最好在下午15点以前进行,午睡时间不要超过1.5个小时(1岁-2岁宝宝可以在延长30--60分钟);根据宝宝的年龄给宝宝制定好合理的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间,并严格遵守,并且睡觉前和宝宝一起穿睡衣睡裤和督促宝宝尿尿,父母也与宝宝一起进被窝,制造出睡觉的氛围来。除此之外,睡觉前的亲子阅读,练习跟爸爸妈妈说请关灯,
宝宝半夜醒来,不仅影响宝宝自己的睡眠,更影响工作一天的大人们的睡眠,所以及时找出宝宝半夜醒来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不过,夜啼也是宝宝成长和脑发育的见证,几乎是每个小孩都经过的一段时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夜啼已经影响到了宝宝的健康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的。
总结几个关于夜间护理宝宝的常见问题,希望能解决一些妈妈们的困扰。
1 宝宝经常踢被子,该怎么办?
晚上睡觉踢被子的宝宝很多,而妈妈又因为一天的劳累而没有发现宝宝踢了被子,等妈妈一觉醒来,宝宝手脚是凉的,如果室内温度很低的话,宝宝是非常容易感冒或者发烧的。此时,妈妈应该找出宝宝踢被子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室内温度太高了,宝宝的被子太厚了,睡衣睡裤太紧了,尿不湿太大了等等都可能导致宝宝踢被子,找出原因来,纠正它,也许就会减少宝宝踢被子次数。不过踢被子也是宝宝成长的一个见证,不能因为担心宝宝踢被子就把宝宝裹的严严实实的,这样反倒影响了宝宝的睡眠。
2是否需要半夜把尿?
一般,白天是可以给宝宝把尿的,把尿可以提高宝宝的条件反射能力,但是,夜晚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冬天,如果把孩子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抱出来把尿,对孩子来说可能因为受凉而感冒,对爸爸妈妈来讲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毕竟爸爸妈妈白天累了一天了,所以建议冬天的晚上不给孩子把尿,1-2岁的孩子可以用尿布湿,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使用尿垫,这样宝宝能一觉睡到天亮,大人们也能休息的很好。
3 晚上宝宝夜啼,可以给宝宝吃东西吗?
大多数宝宝的夜啼是可以找到原因的,如果是因为肚子饿而啼哭,当然是要给吃些吃的了。不过很多时候,特别是3岁左右的孩子夜啼不是由于肚子饿引起的。大多数3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了幼儿园的生活,对集体生活的陌生,没有妈妈陪伴的恐惧,甚至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抢玩具等等,都可能是他们夜啼的原因。如果刚进幼儿园的宝宝夜啼的话,家长可以在宝宝睡前给宝宝讲一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让宝宝从心里慢慢的喜欢上幼儿园,这样宝宝的心里压力就会减轻,白天能开心的玩耍,晚上自然而然的会睡个好觉了。
4宝宝半夜醒来,给他吃的也不吃,就让抱着,抱着就能睡,把他放下就醒来哭,该怎么办呢?
妈妈应该先看一下宝宝的褥子是否尿湿了?尿不湿是不是太沉了?如果确实是尿湿了,就换个干燥的褥子和新的尿不湿。还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在用嘴呼吸,如果宝宝鼻塞的话妈妈应该替宝宝处理一下。如果有鼻痂,妈妈要用干净的湿润棉签给宝宝清理鼻孔,如果没有鼻痂,妈妈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宝宝的鼻子两侧来帮助宝宝顺畅呼吸。2岁开始就可以教宝宝每天睡觉前擤鼻涕了,这样能有效的防止鼻涕太多而导致呼吸不畅。
另外,很多宝宝即使不饿,给他吃的他也会吃的,如果宝宝半夜给他吃的他不吃,也不要的话,需要量一下宝宝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度,妈妈要警惕孩子是否出现了口腔溃疡,病毒性咽峡炎等疾病,如果宝宝没有因为高烧而抽搐的症状可以等天亮后去医院就诊。
5冬天如何选择睡衣睡裤?穿多厚的才好呢?
冬天的睡衣并不是越厚越好。宝宝的睡衣睡裤的厚度是根据家里温度来定的,睡衣太厚宝宝容易在前半夜出汗后半夜踢被子。所以冬天可以给宝宝穿个薄短袖或者背心,外面在穿个单层的睡衣。而且尽量给宝宝穿纯棉睡衣睡裤这样宝宝不易过敏,睡眠中的宝宝后背不要凉,如果家中冷,买那种带有护腰护肚的睡裤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