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iehua
jiehu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34
  • 关注人气: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是否应该考虑好如何教孩子英语

(2012-01-09 11:32:12)
标签:

英语

学习

兴趣

爱好

私塾

应用到实际

育儿

分类: 育儿米米

父母是否应该考虑好如何教孩子英语

有很多人问我,怎样教米米英语de?平时米米看什么书?对于这些,我很惭愧不好意思地说,我从来没有特意教过米米英语,更没有为他买过书,他的书都是从托儿所领来的,一个月一本,而且是日语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不教米米英语,我的英语磕磕巴巴,米米爸的英语说的比汉语好,米米现在的英语虽然没有多好,但是简单的生活会话都是会的,这些都是从生活中学到和记住的吧,我猜想。米米一天一天长大,我跟米米爸商量,明年春天,让米米去私塾学英语,私塾离家很近,米米的步伐也就需要5分钟吧,不需要开车很方便。但是我还是有很多担心,比如上私塾时米米才4岁,是否需要父母陪伴?如果需要父母陪伴的话,米米就要停止上私塾了,因为米米妈妈不想做家庭主妇想工作,那样的话只有等米米再大一些在考虑此事了。如果让米米星期一到星期五去托儿所,星期六和星期日去私塾对小小年纪的米米来说是负担和压力,米米能否接受并且能真正学到什么呢?还有如果米米半途而废,妈妈我该如何处理呢?

 

米米妈妈读书24年整,读书期间有过N次的放弃,也有过N次的拾起,更有N多的半途而废,今天简单的说说我的半途而废。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我妈妈开了一个商店,主要卖烟酒和各种糖果等。放学回来,我就坐在家里等待着客人来买东西,只要客人们一进门,我的第一动作就是拿出算盘子,第二动作才是问客人要买什么。我喜欢打算盘子,更喜欢看妈妈数钱。

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卖东西,也许是出于一种兴趣,我的算盘子打得很好,包括我妈妈进货时都是由我来打算盘子计算,一时间我的算盘子被很多人赞赏和羡慕,并且很多人预言我以后数学肯定学的好,肯定有出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数学确实不错,也算是出息了,但是我个人认为与打算盘子无关。几年后,妈妈不开商店了,我也开始了繁忙的学习生活,算盘子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远。20年后的现在,算盘子被计算器,计算机所代替,想要计算什么只要简单的输入就可以了,根本不用拿个诺大得算盘子招摇过市了。现在的我恐怕连简单的加法都算不出来了,它只是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一份美好回忆吧。

高中的时候,

我超级喜欢唐宋诗词,也喜欢模仿着仿诗词,所以不只是高考要考的诗词,就是不是高考范围的,只要我喜欢的,我都会记录下来,记在脑子里并且准备随时脱口而出。我的化学老师曾经找我谈话说,你虽然化学不错,数学也不错,但是我觉得你适合学文科,因为你心细适合搞文学。不知道为什么,我却选了理科,考了医科大学,从此与诗词彻底绝缘。因为以前记住的诗词没有用武之地慢慢的随着时间它们都变成我的身外之物了。

 

上周米米爷爷来电话说,小区里的孩子个个都会背儿歌,会背诗词,让我也教米米一些诗词,我刚说窗前明月光,米米就堵我嘴说,妈妈说完了,妈妈不说了,不好听。我才知道我以前学的,我曾经热爱的诗词对我的儿子来说已经是不希罕和没有意思的老古董了。

 

无论是算盘子,还是诗词,都是我自愿学的,都是我的拿手强项,但是因为自己的繁忙和疏忽,或者说是因为几乎用不到,而慢慢忘记了。

 

英语是世界语言,包括我在日本的博士论文也是需要用英语来书写的,我深知英语对一个孩子乃至大人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没有积极性,只是父母一味填鸭式教育,得到的结果也许就是孩子讨厌学习讨厌学英语了。即使孩子是自愿学习的,也许能否坚持用下去,能否坚持学下去都是需要用时间来考验的。所以在帮助孩子买这个英文图书,那个英文磁带的时候,都需要把孩子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考虑进去,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平时生活工作中是否能用得到英语,特别是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孩子们能否从学习英语中得到快乐。

 

各种私塾,英语班,双语幼儿园,英语磁带图书,宣传广告,其中的好与坏,很难辨清,但是作为父母的还必须要选择一个,真的很难啊。而且最难得莫过于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习英语,这个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苦口婆心的教和慢慢疏导了。

 

关于米米的英语学习问题,还没有实际的计划,只是觉得学习英语不应该是一朝一夕,而应该是一生一世的。如果不是以这种心态来学的话,即使短暂的学会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吃喝拉撒而忘的一干二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